返回第21章 行路方知世事艰(1)  匡扶唐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庆丰包子铺”在县城顺利开张的时候,李泉这个真正的幕后主使并没有露面,大多事情都是李氏张罗的,田铁匠和李木匠不但当天去操持了一番,也都各自打发了一个自己的孩子到店里“入职”,“碱水”每隔一天就回田李村取一次,顺便带回两天的经营情况,李泉刚好就着这些数据指导田婷练习怎么建立流水账簿。在李泉心里,觉得妹妹今后当个富婆挺好,但是,富婆可以不亲自操劳,但最起码能大致算清自己的财产,免得被人蒙骗后还被人讥笑。

    高氏也说明了自己坚持把这创业的第一份家产落到田婷名下初衷:尽管据说秦始皇有过焚书坑儒的暴行,似乎文人很悲剧,但自秦汉以来,直至当今,读书人始终是最高贵的一个群体,而商人则被世人认定为“唯利是图见钱眼开”的一个反面典型,在社会阶层中排在“士农工商”的最末。汉高祖刘邦就明文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也就是你再有钱也不能穿绫罗绸缎,坐高马大车。虽然这个法令后来没有严格执行,但一直至今,商人在正式场合的穿衣,往往还要在华贵的绸缎之外,罩上棉、麻外裳。虽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这一条也不是完全执行,但商人的后代参加科举也很麻烦,在资格初选的时候,除非很有名望的大儒或是高官担保,基本会被排除在外。

    高氏的意思是解释一下自己并不是“重女轻男”,偏向妹妹,再说,以目前他们兄妹的感情,即便田婷长大成人也一定不会亏待哥哥。现在由田婷作为股东,由于她是女子,今后与李泉以及李家,官府会认定是“亲戚”而不是同族,不会影响李泉的科举。

    李泉经母亲提醒,这才醒悟,自己只想利用知识赚钱,改变家境,确实忽略了这个问题。

    既然李泉心里没有芥蒂,高氏就放心了。高氏不让李泉为包子铺的事情分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督促李泉专心读书了。

    开皇年间开始的科举,只分了两科,分别是“志行修谨”“清平干济”,由京官五品以上,各地总管、刺史,从德才方面向朝廷推荐,吏部来进行考试,验证这些人才的水平,有没有达到向皇帝“进贡士子”的标准。考试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试经”,顾名思义是考察对经典的熟悉程度,方式是“贴经”,也就是填空,把从各个经典文章中抽出句子,空出其中个别字词,应试人填上。二是“试策”,就是策论了,吏部根据针对当前边防、民政等事务的办理情况,提出其中存在的某个棘手问题,要求应试者写文章提出对策。

    今年秋后要举行的科举,分了十科,分别是“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每个郡可以推荐三名在这十个方面任意一项才华杰出之士,去京城参加科考。不过,本年除了“试经”和“试策”之外,又增加了“辞赋”,就是要作一首命题诗。

    高氏原本在今年不报什么希望的,不仅是考虑李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