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3章 僻野山村来恶客(5)  匡扶唐史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罗,再加上摄图的弟弟处罗候(号称突利可汗,后来又有几个可汗都叫这个名字)和他们的叔叔达头可汗(就是被杨素打跑的那个),突厥内部分了五块,名义上是摄图沙钵略可汗为首。这也是为什么杨坚会对大臣们说自己的五个儿子是亲兄弟,以后不会为帝位闹事的历史原因。

    问题就出在沙钵略可汗身上。突厥人也觉得自己的美女总是往外输出也不行啊(这点就不如闹婚变的电视台主持人所讲,中国什么时候能输出价值观,什么时候就成为真正强国),于是向北周求亲,娶了北周赵王宇文招的女儿千金公主(人家可不是千金小姐的意思,封号就叫千金公主)。蜜月还没度完,当时的北周丞相杨坚就灭了宇文招的满门,然后登上了帝位。千金公主为了报仇,天天挑拨事非,要沙钵略可汗出兵攻打隋朝。沙钵略可汗心里也不爽,北齐、北周对峙时期,为了防止对方联合突厥打自己,争相巴结讨好当时的佗钵可汗,每年都送金银珠宝子女玉帛无数作为“贡献”,致使这位可汗自大得不行,常对来往诸国使臣讲:“我在南两儿(指北齐、北周皇帝)常孝顺,何患贫也!”而杨坚对他们的态度相当冷淡,和之前的北周、北齐形成鲜明的对比。

    于是沙钵略可汗联络自己的叔叔达头可汗联合进兵,双方交战,突厥方不仅没占到便宜,还丢盔卸甲,大败而去。杨坚制胜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将士用命之外,重要的有两个。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有一位突厥通做间谍——长孙晟。长孙晟和突厥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作为千金公主的送亲使来到了突厥,后来的长孙晟在史书上的每次出现几乎都和突厥有联系——无论是作战还是出使。隋书上说杨坚一见长孙晟就喜欢的不得了,说这才是我的大将。长孙晟到突厥不久,就狠狠露了一手,那就是一箭双雕——跟金庸小说里的郭靖不一样,人家长孙晟可是真的射下两只在空中争食的大雕。突厥众人崇拜的不得了,签名什么的无据可查,但盛情挽留长孙晟做突厥这个以骑射见长的民族的射箭教官,这是史书明文记载的。长孙晟也非常具有间谍潜质,一边教人射箭(估计会往越射越不准的路子上带),一边在突厥境内游历,记载、描画突厥的山川险要,还结交了很多突厥的达官贵人,包括沙钵略可汗的弟弟和儿子(千金公主可不是沙钵略可汗的第一个老婆)。可以说正是他的一系列关于突厥政治局势、军队战法战力、军事地形等一系列的情报,为杨坚制订了抗击突厥、分化内部的战略

    另外一个是很好利用了突厥的内部矛盾,先是厚赂西突厥的达头可汗,使达头撤兵,然后挑拨东突厥内部的矛盾,让东西突厥之间、东突内部之间互相残杀,最终东西突厥彻底分裂。为了平衡两只双方势力,杨坚打完又抚,哄得沙钵略可汗上书隋文帝称杨坚为“丈人”,自称“儿”。

    关于这段历史还有典故:杨坚派出了一个使节团去看望的“女儿女婿”,主使是右仆射虞庆则(第二丞相),副使是超级间谍长孙晟。摄图毕竟是一方霸主,对隋使说自己病了,不方面磕头,就不参拜杨坚的诏书了——还想保留一份尊严。隋使却不干,除了一箭双雕的长孙晟,虞庆则少年时常披重铠携两弓,左右驰射,北地豪杰皆相敬畏,为官后也曾统军与突厥作战,也不是文弱书生。双方就磕不磕头争得很厉害,一方面是摄图“陈兵列宝”,摆开军队,展览宝物,表示突厥依然有国力;另一方面虞庆则毫不退让,“以往事责之”——告诉你,是你打了败仗的,不服的话再来。连千金公主都出来劝架了,暗地里告诉隋使“可汗性如豺狼”,言下之意就是别把他逼急了。这个时候长孙晟又成了一位外交家:可汗和我们大隋皇帝都是大国天子,您说不拜,我们能说什么。可是,你的妻子是大隋皇帝之女,你怎么可以不拜岳父呢?”好了,双方都有了台阶,摄图笑着对部下说:“须拜妇公,我从之耳。”这个笑字有多少无奈和悲愤——拜完之后“既而大惭,臣下相聚恸哭”。其实何止是他,连千金公主也含悲忍愤改姓杨,成了杀父仇人杨坚的干女儿,被封为大义公主(后来还是在杨坚的威迫下,被摄图的儿子杀死了)。正是:弱国无外交,强权即真理!

    可能是害怕虞庆则回去在杨坚面前告状,摄图送了他一千匹马,还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了他,说是嫁好听吧,顶多是个侍妾。

    摄图这一辈子挺倒霉,老爹把位子传给叔叔,叔叔又传叔叔,算是嫌他小,只传给大人;等他大了,三叔又嫌他大了,要传给堂弟;好不容易当上了大可汗,别人不服;想对外发动战争树立威信,又打败了,最终降了一辈,成了人家的儿子。

    摄图死手,其弟处罗侯继位,处罗侯的功绩是干掉了自己的堂弟大逻便。处罗侯死后,沙钵略可汗的儿子即位,称都蓝可汗,向杨坚求亲,杨坚没有答应,反而在杨氏宗族中认了一位义成公主,把他嫁给了处罗侯的儿子(也有说是摄图的儿子)染干,但是提出一个要求,要染干除掉涉嫌对隋朝不利的大义公主(就是宇文招的女儿,原来的千金公主),也算是递个投名状。不知道染干采取了什么手段,大义公主死了,杨坚也信守诺言,义成公主来了——顺便提一句,送亲的还是长孙晟,当他到达突厥的时候,不知会不会记起若干年前另一位他送来的苦命女子。

    这位大义公主也有一首诗流传下来: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安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飘流入虏庭。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唯有《昭君曲》,偏伤远嫁情。

    史书明确指出,杨坚这种做法是“以间北夷”,就是说本意就是在那里挑事。果然,都蓝可汗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杨坚你也太看不起我了,我要个媳妇你不给就罢了,还要给别人?他四面出击多点开花,进攻大隋、讨伐染干、甚至进攻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可能想用这个证明自己吧。这位义成公主相当义气(是对隋朝),堪称义薄云天,每次都督促染干给隋朝通风报信,致使都蓝可汗无功而返。终于,杨坚腾出手来,兴三路大军要讨伐都蓝可汗,都蓝可汗赶紧向自己的叔爷爷西突厥的达头可汗求饶,两家合兵一处,决定先干突厥的败类染干。他们的联军在长城之下突然袭击染干,尽杀其诸子亲随,使得其惶间带五骑逃出,其中应该有义成公主,因为史书后来还有她的记载,还有一个长孙晟——明白为什么称他突厥通了吧。在长孙晟的忽悠下,染干铁了心投降隋朝,杨坚也隆重欢迎,封这位丧家之犬为启民可汗,不久,都蓝可汗又在内乱中被自己人干掉,达头可汗以大突厥可汗自居(怀疑就是他干掉的都蓝),率兵攻打启民可汗,又是隋军出手相援,启民可汗全身而还。启民可汗叩首上表,愿当大隋的狗,世世代代守卫边关,到了炀帝时代,他还要求穿汉服,习汉语,彻底和突厥说拜拜。杨广没有答应,表面上是说没有必要,内心肯定在想,你不是突厥了,那我还有什么玩头啊。

    启民可汗熬到了仁寿三年(杨坚是在仁寿四年死的),爷爷辈的达头可汗死了,有着隋朝做靠山的启民可汗人气暴涨,基本统一了突厥。长孙晟(又是他)持使节,代表隋朝把他送回了漠北。

    罗罗嗦嗦说了这么多突厥的历史,就是想证明其实突厥臣服隋朝没杨广什么事,他的自卖自夸的炫耀之词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最后再补充一点传奇间谍长孙晟的事迹,他和启民可汗都是在大业五年去世的,两位多年的战友泉下相逢应当很快慰,只是到了二十多年之后,长孙的女婿李世民派兵灭了启民可汗的国,活捉了他的儿子,两位老友会不会因此而龃龉。长孙晟和其他的隋朝重臣最后几乎都没有好下场不同,他在杨坚和杨广两代皇帝手中都很受重用,杨广刚登帝位,在杨坚灵前亲自委任长孙晟为内衙宿卫,负责皇宫的安全,充分说明了对他的信任(看来长孙晟是杨广的人?)。隋书中把长孙晟也夸成了一朵花,简直就没有缺点,看来组织编撰隋书的魏征也是个马屁精——当朝万岁的老丈人,还是说点好听的吧。长孙晟之所以担任了隋对突厥的全权大使,也跟他在突厥一箭双雕成名后得到了所有突厥人极大的尊敬有关,突厥人形容长孙晟之神武:“弓如霹雳,马若闪电”。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