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74章 这玩意很有前途?(万字大章回来了!)  大唐孽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个作坊就更是在朝着这方面努力。

    郎君,我倒是觉得卢明的这个决定是非常正确的。

    他能够敏锐的感受到行业的变化,及时调整作坊的经营策略,实在是我们范阳卢家的幸事啊。”

    于公于私,卢原肯定都是支持卢明的。

    再说了,作为观狮山书院的教谕,他也能感受到“电”的热度。

    “这个铜线,真的这么有前途?

    要把铜锭加工成铜线,还是有一些技术难度的吧?

    特别是铜线的长度比较长的时候,怎么保证铜线粗细的均匀,又要保证铜线的强度。

    这里面应该还是有一些难度的吧?”

    卢宣的专业水平虽然比不上卢原和卢明,但是他也不是那种一问三不知的纨绔子弟。

    作为卢家商业上的负责人,他对不少作坊上面的东西都是有所了解的。

    “郎君您说的非常准确,不过正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的炼铜作坊才更有前途。

    单单就这两个月,观狮山书院从我们这边购买的用来制作铜线的铜锭就超过了一万斤。

    这还只是他们用来做实验用的材料。

    将来如果大规模的推出相关的产品之后,对于铜锭的需求肯定是更加旺盛的。

    铜锭加工成铜线,虽然有一些技术难度,但是并不是门槛特别高的。

    我们有材料优势,把规模做大之后又有规模优势,成本肯定比其他人便宜。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铜线的制作作为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卢明仔细的将自己的理解进行了说明。

    很显然,加工铜矿石的附加值显然是不能让他完全满意。

    现在适当的延伸一下作坊的产业链,是他已经考虑了好一段时间的事情了。

    只不过借着这个机会把它说了出来而已。

    “既然你们都觉得这个方向不错,那我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见。

    反正哪怕是铜线制作出来之后售卖不出去,我们也还能重新变成铜锭来售卖,不至于亏多少钱。”

    卢宣显然也是考虑了其中的收益和风险之后,觉得这个事情还是有搞头的。

    所以没有怎么犹豫就同意了。

    未来大唐最主要的铜线作坊,就这么诞生了。

    ……

    赵小二闭关了。

    连续半个月的应酬,让他觉得有点疲于奔命。

    原本进展很是顺利的电灯研究,现在的进展也没有那么顺利了。

    好在他自己醒悟够快,知道不能再这样子下去了。

    “师父,使用了玻璃作坊制作的外罩之后,灯丝的寿命有了明显的提高。

    如今我们再想办法把灯罩里面抽成真空,或者是注入一些不容易跟高温的物资发生化学反应的气体,想必灯泡的寿命会有进一步的提升。”

    电灯的原理其实没有那么的复杂。

    特别是李谚和赵小二他们已经发现了电灯发亮的现象。

    现在无非就是要找到一种能够更加持久、并且亮度也让人满意的灯丝材料。

    为了找到这个东西,他们不知道做过多少次实验了。

    反正实验室里头负责记录的相关实验记录就已经有好几尺厚了。

    显然要搞原创性的科研,没有那么简单可言。

    “利用玻璃作为灯罩,然后把柱丝或者细碳棒作为灯丝,通电之后的效果肯定会比之前的要好。

    但是不管是抽真空也好,填充氮气或者其他气体也好,这就意味着制作成本的不断增加。

    虽然灯泡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不断增加成本之后,他还有多少优势就不好说了。”

    李谚觉得电灯的发展路途中,还有许多大山等着自己去克服。

    但是他也不好老说一些丧气的话,要不然也太影响自己弟子的积极性了。

    “师父,其实我有一种感觉。

    这个玻璃制品,它真实的制作成本应该是非常低的,要不然太子殿下不可能让观狮山书院农学院那样子大规模的修建暖房。

    并且现在作坊城很多房子都使用了玻璃作为窗户。

    至于新出品的马车,更是使用了玻璃天窗和玻璃窗。

    就连那热水瓶,里面的内胆也都是玻璃制作的。

    外面有传言玻璃制品其实就是沙子冶炼而成,只不过这其中的方法比较独特。

    除了太子殿下旗下的作坊之外,其他人还没有掌握这么技术。

    电这个东西,绝对是太子殿下非常看重,非常支持发展的。

    如果我们的电灯只有添加了玻璃面罩之后才能有比较好的效果。

    那么太子殿下肯定是支持我们的电灯的生产制作的,相关的玻璃面罩的售价,很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低很多。”

    赵小二做了一个非常大胆的预测。

    在他看来,电灯这个东西是非常有前途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东西是符合太子殿下的指引方向的。

    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到时候因为使用了玻璃灯罩就导致电灯没有任何的成本竞争力。

    相反的,为了让电灯能够尽快的推广开来,赵小二觉得书院甚至可以专门出一个方案,建议玻璃作坊以一个及其低廉的优惠价来提供配件。

    这么一来,电灯的成本立马就下降了许多。

    因为除了玻璃灯罩和抽真空或者填充氮气这些比较麻烦,比较费钱之外,其他的东西并不是很花钱。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玻璃灯罩足够便宜,一个电灯的售价可能可以下降到几十文钱。

    将来量大了的话,这个价格可能还能进一步的下降。

    “你是想让玻璃作坊低价给我们做灯泡的配套?”

    李谚很是惊讶的看着自己的弟子。

    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

    不过认真的思考一下,又觉得好像非常可行。

    太子殿下对于新科技的出现,绝对是持着支持态度的。

    只要蒸汽机研究所能把电灯的前途描绘的足够吸引人,那么太子殿下同意玻璃作坊优惠提供玻璃灯罩,甚至让其他作坊优惠提供抽真空的方法,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反正热水瓶上面已经使用了抽真空的技术,水平展开到电灯上面的话,似乎也没有什么难度。

    “是的!只要多做几组实验,证明这个玻璃灯罩的必要性之后,我就准备亲自准备资料,去找王富贵商讨,让他跟太子殿下汇报。”

    赵小二倒也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想要直接见到李宽估计是没有那么容易的。

    “既然你这么有信心的样子,那就多做几组实验,好好的分析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现在我们的灯丝,基本上撑不住五分钟就全部断了。

    并且不同的灯丝的发光效果也很是不同。

    如果通过增加面罩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电灯很快就会出现在勋贵富商家中,成为大家夜晚的好伙伴。”

    李谚现在的追求就是多发明几种流芳百世的东西。

    像是蒸汽机,再比如现在的灯泡,都是他亲自投入了大量精力的。

    “嗯,实验准备都已经差不多了,那就开始通电吧。”

    赵小二深呼吸一口气,看着眼前一排形状特别的电灯泡。

    没错,这些玻璃外罩就像是一个个泡泡,所以赵小二在心中给这些玩意起来一个新名字。

    “亮度方面好像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就是不知道时间方面会不会更加持久。”

    伴随着开关接通电源,实验室里头的电灯泡都亮了起来。

    他们研究所折腾电灯那么久了,这么一点基本的水平还是可以保障的。

    再说了,电灯泡在东西,原来还真的谈不上复杂。

    只不过电能这个东西,以前大家从来没有接触过,所以非常陌生。

    这些开拓性的工作,需要花费的时间是非常巨大的。

    反倒是其他地方将来如果要复制相关的制作工艺,将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

    “一分钟过去了,没有任何一个电灯泡的灯丝烧断了,这个玻璃灯罩,显然还是起到了一些作用的。”

    做过不知道多少次的实验,赵小二自然能够感受到这一次的不同。

    以前,往往实验刚刚开始十几秒钟的时候,就会有一些灯丝开始烧断,然后电灯就熄灭了。

    到了一两分钟的时候,往往一半的电灯都已经熄灭了。

    能够坚持五分钟的,几乎没有。

    简直是闻着伤心,听者落泪啊。

    “亮度也没有明显的变化,看起来跟刚开始通电的时候没有什么差别。

    看来往这个玻璃面罩里头冲氮气或者抽真空,对灯丝来说还是很有好处的。”

    赵小二能够看到的问题,李谚自然也是理解的。

    之前他们做实验的时候,不仅灯丝很快就会断掉,就连灯丝的亮度也是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化。

    但是现在的电灯泡,却是显得非常稳定,给人一种信服感。

    “两分钟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盏灯泡的灯丝烧坏!

    师父,我有一种预感,今天的这个实验,注定是要在大唐的科技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了。

    指不定到时候作坊城那边正在修建的大唐皇家科技馆里头,也会有这个实验的相关介绍呢。”

    赵小二的心情慢慢的变得激动了起来。

    现在这个情况已经比他预想的最好的情况都要好上不少。

    电灯也算是从茫茫的迷雾之中杀出一条路了。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也不用继续担心被人说不务正业了。

    “三分钟了!这个灯丝如果能够撑到五分钟的话,就已经破掉了我们以前的记录了。”

    李谚紧张的直接把怀表握在了手中,盯着上面的秒表不断的旋转。

    他很想知道这些灯泡,到底能够点亮多长的时间。

    “师父,我觉得我们可能都太保守了!

    使用了抽真空的玻璃面罩之后,这个竹丝作为灯丝的电灯的寿命,估计可以增加到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

    赵小二“大胆”的给出了自己的猜测。

    看桌上那些电灯的情况,显然不是几分钟内就会熄灭的样子。

    这个时候,自然要把胆子放的大一点。

    “如果真的能够把电灯的寿命提高到以小时为单位的话,那么电灯的商业化应用就真的看到希望了。

    现在那么几分钟的寿命,让我们连论文都不好意思在《科学杂志》上面发表。

    说多了都是会被人笑话的感觉。”

    李谚这话,算是说出了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这段时间负责电灯研究人员的心声。

    明明之前专心致志的负责蒸汽机的更新开发,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荣誉和福利。

    现在却是被安排去搞什么电灯的研究开发,完全是看不到前途的样子。

    “五分钟了!师父,我突然觉得这个实验,我们不一定要站在这里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

    如果要好几个小时才会结束的话,总不成我们就在这里站个几个小时吧?”

    赵小二突然觉得胸中有一股激情。

    这是他连获得大唐皇家科技奖格物学奖的时候都不曾体会过的。

    一旦电灯顺利的研究出来,那么给整个大唐,给整个世界带来的改变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凭借着这么一个发明,赵小二的名声哪怕是放在一千年以后,也是响当当的。

    这种事情的刺激,别说是对赵小二,哪怕就是李谚这样的勋贵子弟,也是有点承受不住。

    没办法,这个福利实在是太优厚了。

    不管是什么家族,如果家族中有这样的子弟,他在家族中的地位绝对是会水涨船高的。

    一个人出门在外的拼搏一辈子,还不就是希望能够在亲朋好友面前好好的展现一下自己的成功?

    “让人泡一壶茶,我们一边品茶,一边想象一下将来如何推广电灯吧。”

    李谚深呼吸一口气,再次看了看自己的怀表,然后又看了看正在发光的灯泡,心中有了主意。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考虑电灯今后的安排了。

    不管是卖掉也好,还是投入资金修建自己的作坊也好,肯定都是需要提前开始考虑的。

    “这个电灯的推广,最大的问题其实不在于电灯本身,而是在于电从哪里来。”

    赵小二的脑子倒也还是非常清醒的。

    这个时候,电灯的成功已经看得到希望了。

    但是并不意味着电灯就有大规模应用的前途。

    给你一个电灯,你就能点亮吗?

    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这里是有着完善的发电机等相关设备,所以可以直接发电。

    但是普通勋贵富商购买了这个电灯回去之后,电从哪里来,这就是一个大问题。

    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显然电灯的效果比蜡烛或者煤油灯好再多也是没有用的。

    “电的提供确实是一个问题,我们也不可能给每家都修建一个发电设施,这样也不划算。

    不过我倒是觉得可以在颐和园中先展开试用,在哪个角落里专门修建一个发电作坊,为颐和园中的电灯提供动力。

    与此同时,也可以把铜线铺设到整个颐和园当中,让夜晚的颐和园也跟白天一样的明亮。

    虽然这么做的成本肯定是非常高的,但是太子殿下肯定是支持这个方案的。

    如果将来条件成熟了,还可以进一步的给各个勋贵世家的府中提供发电的方案。”

    很显然,李谚选择的方案是这个年代大家普遍会考虑的。

    你要是把目标锁定为普通百姓,那么这个事情铁定就搞不下去了。

    但是勋贵富商不一样,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本钱是比较雄厚的。

    哪怕是花费重金,只要他们觉得值得,也是有可能去干的。

    特别是在有意无意的攀比之下,府中没有办法使用电灯的勋贵,肯定是会想着办法也追平其他家的。

    “师父您这个方案肯定深的太子殿下的心啊,简直就像是太子殿下亲自提出来的一样。

    发电是需要蒸汽机或者水车带动相关的机构运转,颐和园那边的占地面积足够大。

    我们就算是专门修建一个蒸汽机发电作坊,也是可以的。

    如果将来推广的比较成功,我觉得可以首先在朱雀大街两旁开始使用。”

    赵小二也开始发散自己的脑洞,为电灯的前途考虑。

    两个人就这么热烈的讨论着,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小时了。

    “小二,你看到没,这些灯泡就只有一个是熄灭的了。

    我估计是在制作的时候出现了一些不良。

    其他的都跟最开始点亮的时候没有什么特别的不一样。

    按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再点一个小时也是没有什么大问题的。”

    眼看着今天的实验每时每刻都在刷新纪录,李谚觉得自己的血压都开始变高了。

    难怪今天出门的时候喜鹊一只叫,原来是有好事在等着自己啊。

    “一组实验有十个灯泡,如今只是一个熄灭了的话,那么要么就是灯丝制作的时候不均匀。

    要么就是抽真空的时候没有操作好,这个可以在以后的实验中继续验证。”

    赵小二倒是没有因为有一个灯泡熄灭了就心情变坏。

    这么多组实验同时展开,有个别失败的案例是再正常不过了。

    “嗯,从现在的情况看来,竹丝确实是非常适合作为灯丝存在的物品。

    不过我觉得其他物质的研究也不能落下。

    毕竟这个竹丝灯泡的稳定性还是有点让人感到担忧的。

    现在在实验室里头,没有任何的风,灯泡也没有谁会去晃动它。

    但是到了外面,情况就不同了。

    这个时候如果它不能在晃动之中保持自己的性能不下降的话,绝对会成为大家的笑柄。”

    李谚作为观狮山书院蒸汽机研究所的所长,自然是要考虑整个研究所的声誉。

    如今这已经是一个有着超过一百人的大型研究所了。

    他哪怕是不为自己考虑,也需要考虑一下其他人的想法。

    “确实如此,最好就是能找到一种非常好执着的灯丝,就比如铁丝那样可以直接使用的。

    不过这个过程估计没有那么容易,我们现在只能不断地积累各种数据。

    不过我觉得等到我们的论文顺利发表之后,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跟风做相关的实验。

    到时候做这方面的研究的机构多了之后,倒是指不定会有一些意外的突破。”

    赵小二自己已经做过了无数次的实验了。

    只要拿下了电灯发明者的称号,其他一些锦上添花的事情,他也能看得开。

    “哎,有突破是肯定的。

    不过什么时候突破,哪个机构突破,就完全不好说了。

    就像是我们当初找到竹丝来制作灯丝一样,完全没有想到它会是所有的灯丝当中效果最好的。

    到时候有可能某个作坊或者某个实验室凑巧去试验了某种材料,然后就发现这种材料的性能非常的适合灯丝,立马就把我们的方案给碾压了。

    这种可能性也是完全存在的。”

    李谚很是纠结的盯着灯泡,心中显然有点不甘心。

    明明是自己带着团队搞出来的东西,最终可能却是有可能被别人咬一口肥美的果实。

    “如果真的碰到了这样的事情,那也是没有办法的。

    总不能我们一直压着论文不发表吧?

    要是到时候连论文都被人抢了先,那才叫让人吐血呢。”

    赵小二这么一说,李谚倒是彻底的想通了。

    先把现在的福利吃到手再说,其他的只能留在以后考虑了。

    要不然到时候到嘴的鸭子都给飞了,绝地能够把人给气死。

    “行吧!今天的实验结束之后,你就开始更下一下论文的内容,然后我直接给《科学杂志》送过去,看看能不能插队在最新一期上面刊登出来。”

    李谚想通了之后,心中就没有那么难受了。

    甚至他还专门亲自出马,赶紧把这个事情给落实下去。

    所以观狮山书院内部已经开始实施的大唐邮局快递投送,他都没有去考虑。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