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0章 剿匪新策略  明末夺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山东右布政使,兵部侍郎、尚书等职。

    崇祯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崇祯十年四月,任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

    崇祯十一年五月,文灿仍行前策招抚张献忠、刘国能投降,而张献忠名义上是归顺明朝,实际是向熊文灿催索饷银,屯兵数万于谷城,伺机而动。

    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再起,势如破竹,熊文灿因此次抚局失败而被捕入狱,次年被斩。

    崇祯帝听杨嗣昌提议熊文灿接任,对于熊文灿,他只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于是就先派人去调查。

    熊文灿不知道啊,热情地接待了朝廷的派来的这位宦官,金银财宝赠送,胡吃海喝十日。

    宦官以前深居宫中,在抠门皇帝崇祯的约束下过得紧巴巴的,哪见过这样的大场面,现在当然心里也很爽。

    有一天在酒席之上,大家又喝高了,宦官谈起中原地区的农民起义,熊文灿听罢醉醺醺地拍案说道:“诸臣误国耳。若文灿往,讵令鼠辈至是哉!”

    宦官一听,心想皇帝在宫中也是这样骂那些大臣王八蛋的。

    看来熊文灿跟咱是一条心的同路人,随即也亮出身份:“我这次不是到广西去采购的,我是陛下派来对你进行考察的。你有当世之才,朝廷没有你没法消灭这群泥腿子。”

    熊文灿一听就吓尿了:我哪里是去剿匪的料啊!我只是喝高了说着玩玩的,大人千万不要当真啊。

    尽管熊文灿一再陈述自己‘五难四不可’,宦官告诉他:“我会把事情如实地向陛下汇报。如果陛下做出了决定,到时你也不要推辞了。”

    熊文灿只得答应,送走了宦官的车马,一屁股瘫坐在地上......

    宦官回到了宫中,向崇祯一五一十地汇报了熊文灿的情况。如此,崇祯当即就决定了熊文灿的任命。

    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兼副都御史,负责南畿、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的军务,全权镇压农民起义。

    熊文灿清楚自己是块什么料,根本没法彻底消灭农民起义,决定采取以安抚为主的策略,这下反而被农民起义军看出了弱点。

    张献忠名义上投降了熊文灿,实际上不断要钱,暗自在谷城中囤积了一万多起义军。时机一旦成熟,就再次反叛,打得明军一败涂地。

    最后纸包不住火,熊文灿被革职下狱,第二年以抚议误国罪在京城西市被斩首示众。

    洪承畴和孙传庭联手重创了闯军,杀了高迎祥,但是闯军在李自成的带领下,又形成了一股大势力,特别是洪承畴、卢象升以及孙传庭都被调走,大量官兵也前去勤王,让李自成羽翼渐丰。

    在确认华夏军真的撤军之后,崇祯就下令洪承畴和孙传庭等人率部返回中原,在杨嗣昌手下听用剿灭流寇。而卢象升则领兵继续驻扎遵化一带,防备华夏军。

    就在杨嗣昌紧锣密鼓地指挥围剿农民军的同时,亦开始筹划对清议和的事宜,以缓解明朝的外部压力。

    崇祯十一年(1638年)三月十日,杨嗣昌上疏重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力主对清妥协,集中全力平息“中原群盗”。

    同年五月三日,崇祯帝在中极殿以“剿兵难撤、敌国生心”为主题策试大臣,杨嗣昌在策论中以天象引入话题,接着列举历史上天象示警与异族关系的故事,如东汉时日蚀火星,汉光武帝与南匈奴议和,宋太宗时月蚀荧惑,宋军兴师伐辽而战败。

    其实他是借此影射他对清议和的主张,正如谈迁所说:“星历之学非嗣昌所谙,而推言之甚详,专为建虏而发,力主封赏。”

    尽管多数朝臣反对此议,但崇祯帝却非常赏识,加上杨嗣昌无偏无党、勇于任事,崇祯帝对他更加信任,于当年六月提拔杨嗣昌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仍掌兵部事,故人称“杨阁部”。

    其实,杨嗣昌已经在秘密启动议和行动。崇祯十年年底,辽东巡抚方一藻派瞽者周元忠出使蓟镇,试探口风,刘进忠不敢决断,对其相当礼遇,并表示:“如有确议,则撤兵北归”。

    杨嗣昌接到方一藻的报告后,立刻建议崇祯帝允许方一藻及总监太监高起潜便宜从事,办好议和,得到崇祯帝默许。

    周元忠回到宁远,带回刘进忠致高起潜的书信,信中称:“仍言讲款,若不许,夏秋必有举动。”杨嗣昌极力劝说崇祯帝把握时机与华夏和谈。

    但崇祯帝只命方一藻、高起潜“细酌”。杨嗣昌不依不挠,继续上疏批评言官不顾兵部处境,只会空言误国,请求“圣鉴允行”,即明确批准方一藻与高起潜议和。

    此时杨嗣昌主导议和已经公开化,引起朝臣激烈非议,掀起弹劾杨嗣昌运动,其中攻讦最力的是少詹事黄道周,他们表面上反对杨嗣昌“夺情入阁”,实际上反对他主导的对清和议。

    崇祯帝于当年七月五日召集群臣于平台,让杨嗣昌与黄道周在御前辩论,最后崇祯帝袒护杨嗣昌,贬斥黄道周等弹劾杨嗣昌的官员。

    尽管杨嗣昌摆脱弹劾,但崇祯帝碍于群臣反对,不敢接受杨嗣昌的建议,对和谈明确支持,方一藻、高起潜与华夏的和议遂不了了之。

    同时,新被起用的兵部尚书卢象升亦坚决反对与清议和,与杨嗣昌形成尖锐对立。

    刘进忠见明廷后边没有什么动静了,就上书给刘元昭,说了这件事情,刘元昭当即以此为借口,再度起兵,从喜峰口进入关内。

    得知华夏军再度入关的消息,杨嗣昌愤怒的指责卢象升道:“如今,就是因为你们的阻挠,华夏军再度进入关内,这一次,没了满清的掣肘,你卢象升那什么保住京师!

    你这是置京师安危于不顾,置陛下安危于不顾!这后果你们有想过吗!”

    卢象升大怒,反驳道:“本官自会领兵为陛下挡住外敌!而不是学你卑躬屈膝!”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