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15章 治政和财政  三国之随身魔法塔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一些儿女过来,凑合着也能过一辈子。谁知道听说刘韬要招募宦官,当然立刻过来应征。

    都是老熟人,刘韬也是念旧情的,就要了他,让他当总管太监。十常侍是没了,不过总管太监,那也算是常侍嘛!钱福对这个任命,自然是非常满意,都给刘韬跪下谢恩了!

    “遵旨!”随侍的宦官,闻言当即准备笔墨,开始书写。

    这位随侍的宦官,据说以前就伺候过刘宏的笔墨,本身也读过书,这几年流落在晋阳,看了不少的书,上了不少课,也练了不少字。文笔而言,比不少书吏还好优秀。

    完成之后递给刘韬,后者看了看,点头,然后拿起玉玺盖下去,同时再盖个私章,这样才算是一份合法的圣旨。

    传国玉玺是必然留在皇宫的,但私章却是随身携带。也就是说,想要趁他不在,偷偷用传国玉玺假造一份圣旨,那可是不行的。

    不敢说绝对安全,至少能一定程度预防这个情况。

    写好的圣旨进行裱糊,封套有两种,黄底龙纹的为普通圣旨,需要中书省进一步审核,用印之后才算生效,主要是避免皇帝脑子一热,圣旨有漏洞或不妥之处。

    还有一种是红底龙纹,专门针对军事调动的圣旨。中书省只能要求复议,复议就必须要指出圣旨哪里不妥,要言之有物,否则要承担责任。

    同时,就这种圣旨,中书省不许改动哪怕一个字。没问题就直接下发。

    刘韬可以在政权方面,和群臣们玩玩政治游戏,讲究一些公平性和民主。在军事方面,就必须是毫不讲情面的独裁者,毕竟能保证他安全,保证大汉稳定的,便是兵权啊!

    这份圣旨,自然也是红底的。一式两份,一份门下省存底,一份送中书省,谁接手谁签收,谁敢给他假装不知道,那么自然要问责。

    这次特殊一些,毕竟要送到两个地方,所以是一式三份。

    “调兵回来?”圣旨到来,皇甫嵩一看是红底的,就上前签收。毕竟军事方面的,都是由他来负责,政治方面,则是蔡邕负责,“怎么突然就要调兵回来了?”

    “陛下当时正在批阅奏折,突然……”这也不是什么秘密,送圣旨过来的宦官,便把事情的经过说了出来。

    “安南将军那边赢了?没想到陛下还有这本事,远隔上千里,居然都能知道兖州那边的情况。”皇甫嵩感慨,“既然已经打完,那么的确没必要继续在边境施压了。”

    这圣旨没有复议的必要,直接送到安东将军和安北将军手中即可。

    “户部那边,应该能稍微松了口气了。”蔡邕笑道。

    这段时间,户部对钱粮问题,可是抠抠搜搜的,各部动用点经费物资什么的,少不得被审核好几次。这也就算,关键具体的开销,也是被删删减减,务求每一文钱都落到实处,想要多那一分钱,那自然是没门!

    这不,其他各部就只能找蔡邕诉苦,可他能怎么样,朝廷经费紧缺也是事实。

    倒是内帑那边倒还算充盈,毕竟刘韬本身也有做生意,也没有皇室专营,只会很正常去做,谁敢上书,说他‘与民争利’,刘韬能直接喷他一脸唾沫。

    倒是有说要盐铁专营,只是和以前归内帑不同,赚到的钱归国库。这个决定户部那边强烈支持,盐铁收入之丰,能够解他们的燃眉之急,还巴不得早点落实。

    只是在不少大臣眼里,这国家都是刘家的,眼看这公司财务出了问题,难道就不应该由老板私人补贴一些回来,否则公司破产倒闭,吃亏的还不是老板?!

    然后刘韬就明白了,封建皇朝,其实就是一家无限责任公司。

    这样一想,明朝末代皇帝,动不动就要被朝臣要求动用内帑,其实也没毛病:您公司的账务出现问题,作为无限责任公司的股东,皇帝的个人财产当然也要补贴公司财务。

    蔡邕想到国库的情况,感慨道:“只是这样下去,以后国库的存款,应该不会太多。”

    皇甫嵩闻言,出面安慰:“陛下和荀侍郎允许能这情况出现,自然有他们的计较……”

    现在财政已经到了赤字亏空的状态了吗?没有!

    经过刘韬和荀彧的共同努力,收支在一个很惊险的平衡线上,似乎盈余又似乎没有盈余,好像亏空又没有亏空多久。

    说到底,这其实不才是财政最理想的状态吗?钱都放在国库存着,才是最没用的!

    也正因为这个奇怪的状态,官员也只能抱怨,却不能要求刘韬动用内帑来补贴国库。

    等到夏收甚至是秋收,赋税陆续到账,物资储备过了红线,就算出现一些意外情况也能有效应对。当然,荀彧还是习惯,让物资储备保持在黄线状态,这样更有安全感。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