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给钱办事  神秘让我强大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因为做工程而被拖欠工程款的,破产者都不少。



    原本都是2000万,1000万的财富自由之家,就因为自己控制不住,认为能做,结果倒霉了。



    但后世的好处,是愿者上钩。



    你自己觉得承受不了风险,不去做,没人能强迫你接。



    这年头可不是,选定你,你不接就是抗命,就等着抄家吧。



    破产之中小商户,数不胜数。



    说是商税少,可不代表商业环境就好。



    恰恰是恶劣到极点。



    因为朝廷收不到,但吏员们会有9种办法收你。



    所以当看到这家商户送的礼物,闻人升就明白了是什么情况。



    别人不接,他接。



    别人不敢办,他办。



    于是闻人升就让李大的父亲把这人叫了进来。



    他在偏房接待那人。



    毕竟是个商户,不可能在堂屋或者书房。



    来人是一个中年男子,满脸愁苦,40来岁。



    看眼神还有些机灵,但此时却充满沉重。



    一进来之后,立刻就对着闻人升直接下跪,重重叩头。



    “小人谢长庚见过李大人。”



    “好了,你且起来吧,送这么贵重的礼,本官也明白你的心思。”闻人升直接说道。



    “多谢大人体谅,若是过得此关,小人甘愿把全部家产报效给大人。”谢长庚小心翼翼地起来,低着头,不敢看闻人升一眼。



    “我知道你的所求,你想免了和买之事。”



    “大人英明,小人恳请大人能够施加援手。”



    “哦,那你可知是谁定的你家?”



    “回禀大人,是城里清军厅六品经历胡大人。”谢长庚小心翼翼地回答。



    “哦,那他为什么要定你呢?随缘吗?”闻人升问道。



    “这,小人不敢欺瞒,小人之前靠山是城中县令郑大人。但是郑大人被吴巡按弹劾去职,小人一时还没有找到新的靠山。”谢长庚仔细答道。



    “很好,那你是做什么买卖呢?”



    “小的是做粮店买卖的,在城里东市一个店,西市一个店。”



    “平时怎么收粮卖粮?”



    “回禀大人,小人收粮就是趁着夏秋要完两税,民户需要银子缴税,于是低价收进杂粮和精粮,然后趁着春夏之间青黄不接的时候高价卖粮,总之就是低买高卖,这份生意必须有官家大人做靠山才行。”



    闻人升点点头:“你的生意经倒是不错,那你每年能收多少粮食呢?”



    “每年可以收粮一万石,大约赚2000银子,也就是说一石赚取两钱银子。其中1000两给郑知县,500两打点上下,小人辛苦一年,也只是存个三四百两的辛苦钱。”谢长庚一脸愁苦,“若是大人能帮小人过关,小人甘愿将所有银两都给大人。”



    “好了,你不赚钱,如何上心?以后在我这里,少说这种话。”闻人升摇头道。



    谢长庚赶紧跪下磕头。



    他顿时意识到眼前少年虽然年轻,却是个智谋百出,看人极准者。



    果然和最近传闻一样。



    难怪巡抚倚重,这次或许真能过关了。



    “那你现在家财大又有多少呢?”闻人升盯着他问道。



    “不敢欺瞒大人,小的3代从事此业,已过40年,家财田地房舍合计2万两。”



    “两万,又没了靠山,难怪有人要吃你。”闻人升点点头。



    谢长庚只在地上叩头,这次闻人升也没有让他起来了。



    “我也明白了,你的礼物我也收下了,你的铺子以后我来保。我给你一封书信,你拿去给那个胡大人看一下,就说我在太白楼设下酒宴,他若是不来我的饭局,你再来找我。”闻人升澹澹道。



    说着他就写了一封帖子。



    “多谢大人。”谢长庚又叩头不止。



    闻人升很快写了一封书信,让谢长庚拿着回去。



    内容很简单,就是请对方吃饭而已。



    一天后。



    谢长庚一脸沮丧地回来。



    “回禀大人,那胡大人说偶感风寒,不能来参加您的酒宴。”谢长庚还是陪着小心说道。



    “哼哼,果然不出我所料。”



    闻人升这几天已经将城里官员派系给搞清楚了。



    或者说将利益集团给弄明白了。



    这是明末特色。



    朋比为奸。



    这个胡经历的背后是吴巡按。



    他和这个吴巡按,是同年中的进士。



    这就是很硬的关系。



    在地方上有谁可以不给巡抚大人面子的话,那就是巡按。



    相对于巡抚,巡按的品级不过是七品,甚至更低,然而却更受朝廷的信任。



    因为巡抚已经逐渐变成地方大员。



    而巡按仍然是朝廷派出的官员,只任一年。



    他才真正代表着朝廷。



    而且负有监察地方官员之责,包括巡抚本人。



    这就是大小相制的道理。



    品级小,但监察权重,不能干事,但能坑人。



    这就让很多干事的倒霉了。



    同样也能保证官员之中万一出现造反叛乱者,能够及时发现。



    然而他们对付不了坐地户,也就是将门土司这些拥有本地牢固势力的。



    他们只能对付流动官员。



    没有根基的官员。



    所以说这个胡经历才有如此底气,不给自己面子。



    当然闻人升也明白,自己刚刚入幕,还没有办什么大事。



    外人也不知道自己识人之能。



    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他们不在乎自己。



    那好,自己就让对方好好的看看自己的能量。



    既然只能用这个时代的本事,闻人升自然就用这个时代的做法。



    随后闻人升叫来自己三个义子,李大,李二,李三。



    “今天我教给你们一事。”



    “你们去和那个吴巡按的家人们,多说话,多勾搭,我给你们银子,你们的目的就是找到他横行不法的事。”



    闻人升说完,又拿出了50两银子,这可是一笔巨款。



    “大人,这银子当由小人来出。”谢长庚连忙道。



    “行了,你已经送我5000两巨款,我又怎么能让你再出?我这里就是给钱办事,绝不亏欠。”闻人升要将自己的人设站住。



    不然的话,以后就是有人想报效,也不敢了。



    给你钱,你不干事,以后谁还给你?



    除非你强抢。



    可是抢一次两次行,次数多了,一是效率低,二是终归会遇上杨志李逵那样的。



    也就是太监们不怕这事,但是太监在外勒索也有被人打死的,还不止一个两个。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