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二章 难以拿捏的时机  组团穿越到晚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大事。

    一件事是洪大宝、洪二宝提出的能源问题。按两人的说法,钢铁是工业的基础,要炼出钢铁,必须解决能源问题,尤其是煤炭和石油。

    王兴觉得有理,他的想法是在西安城里大上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商业,农村则兴修水利,不能单单靠天吃饭,另外改善粮食作物种植。

    商业好说,现在已经在做了,下一步就是想方设法吸引外地人口进入西安。

    可是工业,如果不解决能源问题,不可能发展钢铁工业,自然就不能有大的发展。

    陕西不缺能源,陕北的瓦窑堡和神木就出好炭,甘肃的玉林就出石油,这两个地方都在自己的地盘,可是,现在却是不能着手开采。

    因为,按照王兴的计划,得等大乱以后,才能实行大治。现在陕北还没有乱,自己想让李自成们破坏原有的土地关系的想法就不能实现。

    如果现在开采,等到民乱,开采工程肯定会毁于战火。所以,现在不能开采。

    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直到天启五年,陕西的农民起义才开始逐渐兴起,距今还有六年的时间,真正成燎原之势,却是在崇祯朝,直到崇祯十七年,农民战争才算彻底把明朝推翻。

    如此算起来,还有二十五年的时间,自己能等吗?

    王兴陷入了两难之中。

    第二件事就是律法改革,不能全面改的话,最起码土地管理、工商税收征收管理、兵役管理,这些必须进行改革。

    当然,这只是一个初步想法,要实行的话,还为时过早,但必须先行动起来,到时机成熟时,也好一下子推出。

    他把自己的想法,跟焦竑进行了探讨,焦竑非常赞成。

    焦竑自小学的是儒家,受李贽的影响,晚年却成了反儒家的斗士,反而崇尚法家,在他眼里,秦始皇才是千古一帝,真正历史上第一人。

    由于他的泰州学派,跟王兴的治学思想相近,所以两人谈得很投机,也完全把王兴的想法理解了,所以,主动地把制定陕西新政及其律法的担子挑了起来。

    这两件事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实施的时机。如何把握好这个时机非常重要,或者不等不靠创造时机,这都是王兴需要考虑的,却不是假手于人可以办的。

    主动去谋夺自己学生的江山,王兴是不干的,因为和朱由校和朱由检的感情太深了。

    以老师身份去算计学生,那就不是人干的事。

    这可不是王兴矫情,原本他就是个重感情的人,即使奉皇上的命令为福王谋天下,那也得等两个学生按照历史轨迹过世之后。否则,自己的心理是不安的,而这种不安,可能会给自己的余生带来抹不去的负疚感。

    骗别人容易,骗自己很难。

    与其将来内疚,不如一开始就不做亏心事。

    好在郑贵妃已经暗示,她会在宫里配合自己行动。崔文升改任司礼监太监,掌御药房,其实就是一个伏笔。

    怎么办?

    一连几天,王兴都在沉思,迟迟没有拿定主意。

    ……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