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五十九章 江东安排  赤壁之崛起荆南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许多的告状信和求情信,许多被裁汰了的官员通过关系将信件送到了刘贤手中,转告张温、暨艳等人滥用权力,是在替刘贤得罪江东士子,欲要使刘贤尽失江东民心,其心叵测,其行可诛。

    对于这些信件,刘贤都选择了无视。

    陆逊对此表达了忧虑:“士人乃大王治理天下的基石。今大量裁汰官员,得罪士人,断其生计,使原本的官员与平民百姓一道纳税,生活陷入困苦之境地。倘若这些士人结党,众口铄金之下,将会对大王治理江东极为不利啊!”

    刘贤笑道:“尸位素餐之辈,就该裁汰!难道要江东百姓白养着他们么?他们又不是百姓的干儿子!伯言放心吧,这些士人虽丢了官位,但都识文断字,只要能放心身段,便是不当官了,也到哪里都能找到饭吃,饿不死的。”

    陆逊道:“就怕他们不愿意放下身段,操持贱业!”

    刘贤冷笑道:“那就是读书读傻了!世上哪有什么贱业?不过是世人好逸恶劳,人为划分罢了。不过我也不是不近人情,我在荆州、交州、南中等地大力推行军户官吏子弟义务教学,如今江东既然也在我治下,自然也不能例外。十余万江东官吏将士的子女,所需的教师数量好好几千人。为人师表可是一个高尚的职业,他们应该不会不满意了吧。”

    陆逊闻言,一来知道刘贤裁汰官员的态度坚决,二来知道刘贤有补救措施,于是放下心来,不再言语。

    这些天随着江东各郡县官员的配置到位,刘贤的政令下到各城各乡各亭里,百姓闻听刘贤的政策,知道赋税徭役都比孙权时期减少了许多,顿时人人欣悦,民心初步安定。

    刘贤又命扬州刺史向朗抓紧安定流民,恢复耕种,绝不能违误了今年的农时。

    又命淮南的邓艾、石苞二人加紧屯田,命马超、魏延、赵累进一步整合众军,抓紧将降兵和原本的荆州兵磨合在一起,增加双方的熟悉度。

    在刘贤的打算中,长江以南的地域今后算是后方,由向朗以及一众郡县官吏做主。而淮南之地则算是战区,由镇将马超、魏延二人分管。

    一众军政事务都安排完毕,刘贤便准备领兵回转荆州,就见庞统、陆逊、向朗、张温、顾济、是仪、吾粲、吴范等人联袂来见。刘贤讶道:“你们来此何事?”

    庞统道:“如今大王建国,诸事抵定,但尚有几件大事未能安排,故而臣等请大王定夺。”

    刘贤道:“都是何事啊?”

    庞统道:“其一是确定国家制度,任命公卿百官。其二是确定后宫制度,定下后妃位次。其三是确定国都所在。”

    刘贤闻言,也觉得这些都是大事,当下道:“国家制度便请庞统、陆逊、向朗、张温、黄权、刘巴、许靖你们七人主持编制。而宫位次么,也请你们一并拟定。参照两汉制度,兴利除弊,务求完善。”

    庞统点了点头,道:“那么国都呢?不知大王属意何处?”

    刘贤思索了一阵,道:“我们日后必然是要北伐中原的。这国都既要能靠近前线,方便应对军情,又要兼顾国内政务,自然是应该选择交通便利的大江沿线。而江边大城,唯有江陵、武昌、柴桑、建邺四处最为合适。诸位以为哪处最好?”

    张温道:“柴桑为好!此处连通荆扬二州,襟带江淮,实是国都之所。”

    吴范摇头道:“非也。建邺有天子之气,山川形胜,才是天子之都啊!”

    向朗道:“大王以荆南之地起家,国都当设在江陵,以顺天应人。”

    刘贤听了众人言语,有些头疼地揉了揉额头,看着庞统道:“军师以为如何?”

    庞统拱手道:“武昌为好!此外再在江陵、建邺二城设立行宫,四时巡游,兼顾东西。”

    刘贤点了点头,转而看向陆逊,问道:“伯言以为如何?”

    陆逊沉默片刻,拱手道:“庞军师所言甚为有理。大王既然志在天下,那么日后北伐中原,自然另有国都。此时确定的国都只过是暂时过渡而已。武昌地处大江之中,又能兼顾汉上淮南之地,有桐柏山、大别山、幕埠山、大洪山为屏障,山川形胜而又四通八达,确实是最适合的建都之地。此外再在江陵、建邺设立行动,一旦有事,国内之兵能顺江迅速增援东、西两线。此实乃万全之策。”

    刘贤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便定下武昌为国都。嗯,命人在夏口和汉阳筑城,与武昌一起形成三城相望的格局。如此方能显出国都之堂皇大气。”

    众人拱手应诺。

    当下庞统等人自下去商议制定王国的典章制度去了。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