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二四五、分离  平凡的清穿日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们有什么想法。小澜子那边,你不是说他与菊香要好,情同姐弟么?让菊香去探探口风,别让他被带坏了去。”素馨点头应了。

    桐英正好洗完澡出来,淑宁忙丢开这件事,陪他吃饭。

    这个腊月里,桐英不但没能获得假期,反而比平时还要忙些,据说照往年惯例,除夕与新年头三天都要办差。因此淑宁越发珍惜与他相处的时间。除了平日多回娘家或是到简亲王府去消磨时间,等傍晚桐英下差时,一同坐马车回府以外,中午她还提前到桐英的衙门附近,陪他一同进午餐。

    但每天找饭店吃饭相当不便,外头的食物也不如家里做得好,她便在銮仪卫衙门附近的麻线胡同恁了个小院子,派了一对中年仆役夫妻看守,每天带着处理好的食材过去,亲自动手做好饭菜,让桐英天天都能吃上热食。有时不回娘家或简亲王府,她便索性在小院里做些针线,等桐英一起回家。

    也因为减少了社交,又把大多数时间放在桐英身上,淑宁对外头的消息有些迟钝了。桐英某日午饭时说起,她才知道因为皇帝下旨让宗人府查探闲散宗室里精于骑射或贫无生计之人,而在京城的宗室里掀起了一股不小的风波。

    桐英一位旧交恰好是处理此事的副手,因此听说了不少内幕。淑宁听着他说起中间发生的趣事,忽然想起了欣然:“欣然的丈夫伊泰,虽说是三等侍卫,但并不在御前当差,跟闲散宗室也差不了多少,不知有没有机会报上去?”

    桐英顿了顿,慢慢挟了块蒜香排骨,问:“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他家几个兄弟倒在查探的人里。”

    淑宁叹道:“虽说他们夫妻日子过得很自在,但每次听欣然的丫环银屏说起他们在惠王府那边受的闲话,便替他们不平。伊泰在他兄弟里头虽说过得还好,但也没好到哪里去。他兄弟前程不好,跟他家革爵不无关系,为什么他家里总把其他人的前程都压在他身上呢?”

    桐英慢慢的扒着饭,点点头道:“的确,其实伊泰才学不错,虽然骑射功夫差些,但比很多人强了。皇上大概也愿意宗室里多一些他这样的人吧?”

    他虽没露口风,但暗地里托了那位朋友,在上报前惠王府几个儿子的情况时,把原本不在查探范围中的伊泰顺道提了提。皇帝本来对伊泰是有印象的,召来见过后,觉得不错,跟身边的人商量了一下,便给他安排了个差事,到奉天驻守牛庄,任四品的兵备道。

    淑宁不知桐英在当中发挥的作用,知道这个消息时,很为欣然高兴,特地到她家里祝贺。可惜欣然全家被接回前惠王府去了,她只得留下贺礼。一直到大年初十那日,才在跟随母亲佟氏到富察家子爵府拜年时,遇上回娘家的欣然。

    一见面她便抱怨说:“去了你家几回了,听说你回了惠王府,怎么一直没个信儿给我?”欣然笑着陪礼道:“是我疏忽了。先前为了伊泰升迁外放的事,被府里的长辈、妯娌们缠得不轻,好不容易脱身出来,又要过年了。也就是这两天才清闲些,正想着明儿去看你呢。”

    淑宁心中有数,问:“难道他们又要你们做什么事了?”欣然不在意地笑笑:“这也没什么,伊泰的官又不大,去的也不是什么大州大府,他们心知肚明的,不过是以为我们找到什么门路罢了。”

    淑宁也不再纠缠于这个问题了,笑着对欣然道:“听说是奉天的牛庄?我记不大清了,只记得离盛京城很远,似乎是靠海的地方?”

    欣然抿着嘴笑了笑:“不是靠海,是靠河的,不过离海边也不远。我从前总听你说起在南边见的海如何如何,吃的鱼虾贝螺怎么怎么美味,如今我也要到海边去了,可要好好尝个清楚。”

    淑宁笑了:“你怎么光想着吃喝了?奉天可是冷地方,比不得南边暖和,你不是怕冷么?”欣然摆摆手:“在海边能冷到哪里去?何况京城的冬天也够冷的了。我倒是听说那边人少地阔,来往都是骑马拉车的。伊泰欢喜得很,说小时候在奉天城住过两年,骑马骑得很爽快,等到了任上就要好好重温旧梦呢。”

    “这个倒是,我小时候在奉天也骑过马呢。”淑宁说着,不由得回忆起十多年前的情形,神色略有些黯然。看看欣然,这位朋友也要离开了,她实在不舍得:“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出发?”

    “开春后才走,听说关外雪化得迟,路也不好走,我们打算迟些去,慢慢赶路。”

    淑宁点点头,拍拍欣然的手:“出发前跟我说一声,我一定来送你们。这一去,不知多少年才能再见呢。”到关外做武官,很可能会做上好几年,不一定三年一任。

    欣然微笑着反握住她的手:“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也不必太难过,总会有相见的一日。闷了就给我写信来,奉天城里不是新开了邮政衙门么?”淑宁笑着应了。

    两人又说了些闲话,佟氏与富察家太太那边说得兴起,又来了几位亲戚家的女眷,便招呼她们过去聊天。

    淑宁见到一位据说是富察家侄媳妇的女子,十五六岁年纪,长着圆圆的苹果脸,容貌娇美可人,与真珍相比也毫不逊色,每次腼腆微笑时,右边脸颊便有一个小小的酒窝若隐若现。她言语温柔,性情和顺,举止有礼,在场几位有年纪的妇人都很喜欢她,后来才知道她有个亲妹子嫁进恒郡王府做侧福晋,正正是传说中的润玉姑娘的姐姐福玉。

    淑宁在边上悄悄打量着福玉,对这个女孩子倒是挺喜欢的。看得出来,富察家太太和福玉的婆婆都很喜欢她,后者甚至还在佟氏面前再三夸奖儿媳贤淑孝顺,十分得意。佟氏心知她的用意,只是面带微笑地应和。

    离开她家后,佟氏才对女儿道:“瞧富察家大太太的神色,得意得跟什么似的。有什么好炫耀的?若不是他家马龙跟二丫头的婚事不成,她也娶不到这个媳妇。更何况,若不是四丫头糊涂要做贤妻,让五阿哥纳新人,她媳妇的妹子又哪能当上皇子侧福晋啊?”

    淑宁笑笑,道:“方才她家马龙来接母亲妻子时,倒是很体贴,还让丫环嘱咐妻子记得要披上斗篷呢。我以往听说他爱美色,还以为他不是什么好家伙,现在看来也没坏到哪里去。”

    佟氏笑道:“一次半次面哪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不过就算他真爱美色,那个福玉就是美人了。”顿了顿,又道:“这两天只见你过来,桐英还是要当差么?”

    淑宁叹了口气,点头道:“我回头要去衙门附近的院子,弟弟们和明哥儿有没有爱吃的糕点?我顺道捎些回来吧。”佟氏道:“给你家小叔子和侄儿买些就得了,上回给买的蜜供,他们只顾着吃,连饭都顾不上了,少宠他们些。”

    淑宁笑着应了,送母亲回到男爵府,她便掉转马车,往銮仪卫驶去。

    皇帝刚刚宣布了要南巡的旨意,她与桐英都心知肚明,在不久的将来,夫妻俩又要分离了,如今能多相处一刻就多相处一刻。

    康熙三十八年二月初三,皇帝上奉皇太后,连同一、三、五、七、八、十三、十四等数位皇子,以及陈良本等多位大臣,浩浩荡荡地出发南行,开始了第三次南巡的旅程。

    桐英再度与淑宁分离,随圣驾离开了京城。淑宁坐着马车,在城外目送圣驾远去,心里已经开始想念桐英了。

    (今天状态似乎不是很好……)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