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有感悟  混世农民之无双奶爸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被世人夸赞的扬州城,其实并不是很大,按照考古出土的证据显示,明朝的扬州城,城廓是在唐朝的城廓之内的,而唐朝的扬州城廓面积是十三平方公里大,也就是说明朝的扬州面积还没有十三平方公里大,也就是说,这么点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挤得下八十万人。

    唐正清很清楚的知道一个道理,在古代,越是古代,城市化率就越低,农村才是人口居住的大头,在后世华夏刚建国的时候,全国百分之八十多将近百分之九十的老百姓都是在农村,更不要说秦汉时代了,至于商周时期,唐正清觉得,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生活在农村,全国才有几个城池?

    后世的大唐最繁华的时候,长安的人口也没有破百万,也就北宋最繁荣的时候,人口才破百万,但是那已经是北宋的末年,从那以后,基本上就没有人口破百万的城市了。

    在咸阳城逛了一个晚上,唐正清在第二天的时候就离开了咸阳,继续往西去,道路上不时地有车辆飞驰而过,唐正清开的并不快,不过他的车子还是吸引了很多人的瞩目,毕竟大红旗就是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从咸阳出来往西走,第一个来到的县城就是兴平县,兴平就是古代的槐里,汉武帝的茂陵也是在槐里,是一个很有名气的地方,再往西去是一个更加不出名的地方,周至县。

    唐正清没有在兴平县和周至县停下来,而是选择继续往西前进,这一次,他来到了一个大名鼎鼎的地方,扶风。

    正所谓左扶风右冯翎,这可是在历史上都鼎鼎有名的地方,唐正清既然来到了这里,肯定是要过来看看的。

    其实左扶风可以说是大周帝国的发源地,大周帝国说是在岐山,但是在岐山的山脚下东边就是扶风,也就是说,其实大周帝国的发源地是岐山和扶风的之间。

    既然来到这里,唐正清当然要去这里看看,其他的不说,来到了大周的发源地要是不去看看,那岂不是对不起自己身为华夏人的身份?

    周原,其中心就在扶风、岐山之间,这里是大周帝国的发源地和灭商之前周人的聚居地。周原地处关中平原西部,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繁衍生息的理想之地,《诗经》曾用“周原膴膴,堇荼如饴”的诗句赞美周原。这一地区北倚岐山,南临渭水,形如高阜,海拔千米。东到武功,西到陈仓。东西长达一百多公里,南北宽五十公里,总面积两百平方公里。

    唐正清很清楚的记得,按照史书上所记载的,大周人的祖先,也是周人的首领古公亶父率领族人迁至此地,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之用。一直到自己的周文王的老爹季历迁都丰都后,周原仍是大周帝国的重要政治中心。

    按照历史上的时间线,到了西周末年,由于西戎入侵的破坏,遂成废墟,废弃不用。

    大周帝国的子民,原本是居住在豳的,但是由于经常受到戎狄的侵扰,在古公但亶父率领下,举族迁徙,定居周原,建立了岐邑,经古公亶父、王季、文王三代在这里励精图治,国力日强,成为西方强大的诸侯国。

    周原作为大周帝国重要发祥地和祭祀天地、祖宗、神祇的圣地,一些重大国事活动都在此举行,西周灭以后,岐邑毁于兵火,但周人在周原的活动遗迹被历史保留下来。

    在西汉的时候,周原就开始发现西周青铜器,到了清代先后出土了大盂鼎、大丰簋、毛公鼎等国家级的青铜器。

    到了后代,周原出土的青铜器就更多了,出土了一万多件,有铭文的有上百件,记载了西周中期有关征伐、租田、诉讼等有关的内容。

    还出土了将近二十万片卜骨和卜甲,其中多是卜甲,在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最多者30字。

    这也就是说,在周国还没有灭商之前,就已经从商那里学到了制度和文字。

    “祖宗之地!”唐正清感慨道。

    其实唐正清来到岐山的时候,已经看不到什么了,要知道在几千年前的时候,大周那个时候连砖瓦的房子都不会盖,只能盖茅草房,大周所有的一切都是学习大商的,这一点唐正清承认,他不会做出那种死不承认的事情,毕竟从后世周原出土的甲骨文就能够看得出来,虽然有一些不太一样的地方,但是基本上还是来自于大商的甲骨文。

    文化,制度,等等这一切都是来自于大商,但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周最后消灭了大商,大周最后也超越了大商,尽管大商的遗老遗少在嘲讽,说大周是蛮夷落后的民族,根本就不能和大商相提并论,但是这也只不过是他们说说,事实上,还真的是。

    但是落后是一时的,不能超越那才是丢人的,但是大周最后不光超越了大商,而且发扬光大,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却是整个华夏最辉煌的时刻。

    唐正清入目的全部都是各种最新修建的房子和景点,但是博物馆却是存在的,唐正清进了博物馆仔细的看了这些来自于三千多年前的文物,他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思绪。

    尽管天元星那边的时间更长,有一些石刻,玉刻或是其他的雕刻的时间更长,甚至唐正清还曾经在皇宫的库房中见到过上百万年前的东西,但是唐正清却没有什么感动,毕竟那边不是自己的家乡,也不是自己生长的地方。

    “或许这就是我念念不忘的故乡吧,我以后就算是离开了地球,也要经常的回来看看。”唐正清站在一个青铜鼎前,闭上眼睛,久久没有言语。

    但是他的气息却突然间的爆发,唐正清在第一时间发现之后就立马收回,但是还是被一些人感受到。

    “是谁?怎么突然多了一个金丹期的高手?”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不知道这里的龙脉经不得威压吗?”

    “简直在找死,到底是哪一家的不懂事?”

    就在他们散发出神念扫描的时候,唐正清已经离开了周原的博物馆。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