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三十九章 关羽的诡异  三国:从落凤坡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随着长坂坡的一场大战。



    由于曹仁携本部大军被击败,被迫退走,亦是间接性的导致荆北战区各处守备的兵卒士气上都大为受到影响。



    又加上主将败退,率先携部北撤樊城坚守,未亲自留守前线。



    这一举动,无疑是令麾下守卒本就不利好的军心再度是低迷起来。



    荆州军继续北进过后,



    一路也是连战连捷,几乎都是摧枯拉朽,就推进到了襄阳城下。



    并成功与赵累所率的水军会师。



    伴随着周边的中庐、宜城,以及从左右两侧接连北岸樊城的鱼梁洲、鹿耳山等地都相继被派遣出的荆州军诸部给攻陷。



    【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 www.yeguoyuedu.com 】



    至此,襄阳城已是彻底成了孤城。



    索性运气比较好的是,襄阳守将吕常的临场反应的确十分不错,



    他早在己方主力于长坂一败,编县、蓝口聚的守军士气受到不利的影响因素,他就敏锐的觉得此二地或许将不可久守!



    就当机立断的悄然将各处防线慢慢的聚集到城中,准备据城死守。



    襄阳城池雄厚暂时不提,地势方面就十分有利,西北面、西面都有景山、荆山倚为屏障,南面亦有舰山拱卫。



    至于东面则是沔水川流不息,从中间奔腾而过。



    不仅仅如此,其中这接连在襄阳周围的三座大山,其中还交织着沔水的各个小支流。



    用一句话来形容襄阳四周的地势,就是山中有水,水接连山。



    这就奠定了襄阳城易守难攻的特性。



    此时间,主将吕常还背负披挂,身穿战甲驻足于城头间,他眼神缓缓瓢在距离城下约莫有十多里处的距离正在安营扎寨的荆州军各部军士。



    目光里透着道道模湖的身影似是正在忙活着。



    “曹将军麾下的主力部众皆是跟随于他横扫北方的百战精锐,就战力如此强悍的将士却都败于荆州军之手,”



    “显然,关云长的治军能力非同一般!”



    “若不是我及时将各处防线的守备士卒调回城内,恐现在襄阳城中已是无兵可派了吧?”



    他静静的伫立着下方略显模湖的敌军营垒,暗自喃喃自语时,面容间也不自觉的就生出了数分愁容。



    吕常不敢想象荆州军的战力究竟有多么强盛。



    但就凭一点,敌军既是能在正面旷野上击败曹仁麾下主力。



    就不是他麾下的部众所相能抗衡的!



    要是当时撤得不及时,被对方士卒所黏住,那恐会很难脱身。



    甚至,襄阳城最终会面临着无兵可守的局面,



    “索性啊,还有襄阳这么一座坚城能作为以避其锋芒的重镇。”



    思绪渐渐念于此处,吕常随之轻轻的伸出手拍了拍面前厚厚的城跺,面上又渐渐的升起了一丝丝的自信。



    城墙的雄伟,外加周遭地势,令襄阳易守难攻。



    这或许就是吕常心生底气的来源。



    “说起来,襄阳的城防还得感谢当初的荆州牧刘表呀!”



    一时间,他亦是心下颇为感慨。



    当初刘表朝廷封赐为荆州刺史,但却因当时的荆州境内各郡县间几乎是处于被各地宗贼所把持政局的局势。



    通往荆州的必经之地南阳郡又被那时势力处于极盛状态的“天下第一诸侯”的袁术所拦截。



    可刘表年轻时却不似年迈后那般昏聩,还是颇有豪气的,



    他直接隐姓埋名,单骑入荆州。



    并利用一系列的政治手段结交好于州内颇有名望的大族蔡氏、蒯氏,联合他们之手一举召集众宗贼将之一网成擒。



    然后他用娶蔡氏女,与之联姻。



    继而一步步的坐稳荆州刺史之位,掌控权势。



    并将当时的州治从江陵迁移至襄阳,对此城大肆修建。



    十多载后,



    襄阳在刘表的经营下,不仅仅变成了商业繁荣,民众富庶,人口超十余万的大城。



    其此城的城防也是被修缮得极其牢固!



    自赤壁一战,丞相曹操南征以失败告终。



    之后,又随着南郡江陵一线被孙刘联军给攻破。



    襄阳就成了荆州战区首要其冲的兵锋之内。



    为了进一步拱卫许都,宛、洛等中原腹地的安危。



    曹操一面将襄阳周边的人口往北方迁徙,另一面亦是开始进一步的对城池进行加固。



    从此以后,襄、樊就彻底成了曹氏在荆州战区抗衡南方势力的重镇。



    襄阳城在刘表原有的基础上再次加固,如今城防已是彻底的固若金汤。



    但有由于曹氏将襄阳完全变成军事堡垒,迁徙周边人口北去,也令往昔间原本繁荣昌盛的襄阳周边逐步冷清。



    时至今日,也就有了越发萧条的襄阳城。



    昔日繁荣的情景已然消失,



    现在看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