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败家子  贞观年少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天微微亮,太阳大哥尚未露头,独孤武就已经起床,古代没有夜生活,睡的早自然也就起得早,而且独孤武在前世也养成了早起的好习惯。

    关键也是给饿的,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天两顿的饭食没有油水,难以下咽,昨晚就吃了小半碗,遭不住啊,半夜起来喝了好几婉凉水,咕咕作响的肚子才好一些。

    大哥揉着惺忪的睡眼,问弟弟起这么早作甚?

    大哥没睡醒,独孤武知道,家里穷,兄弟俩睡在一张床上,尽管昨夜起床填饱肚子的时候已经很小心了,每次还是惊醒了大哥。

    不知是否是因为练武,感知力比寻常人强,独孤武觉得大哥敏感的像头龟。

    “大哥,你睡你的,我起来看看书。”

    独孤武打开房门,正好又遇见了起床上茅厕的老爹,老爹微笑着说读书好,读书好啊,只是为何武儿手中无书呢?

    老爹去了茅厕,独孤武装模作样的回了房间,随意找了一本手抄本,又灌了几口凉水,然后才出门。

    来到泥土松软的小院子,深吸了几口气,伸了个懒腰,将手中的书本别在腰间,走出了院子。

    读书?

    读个锤儿的书哦,身子如此羸弱不堪,儒家学问难道还能提升身体素质?况且前世读了那么多书,自己的学问又不差。

    秋日的薄雾氤氲而起,整个正阳村笼罩在薄雾之中,宛若仙境,十五六岁的少年踩在松软的泥土上,深一脚浅一脚的在村里慢跑,仿佛置身于云中。

    村子里的庄户搬走了,现在留在村子里的,除了独孤武一家也就村东头的王远叔一家和村西头的王三叔一家,所以整个村子只有三户人家,安静地吓人。

    王远叔一家老老少少都是猎户,正阳村被大山包围,是个打猎的好地方,对比起来,王远叔家大概是村里最富庶的人家。

    独孤武跑到村东头时,一家人还没起床,本想在王远叔家混一顿肉食的美好愿望落空了。

    跑到村西头,头发花白的王三叔正扛着锄头出门,带着孙子准备出门下地。

    别看独孤武年纪小,他嘴里的叔叔辈至少是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他在村里的辈分高的很。

    据说王三叔快七十了,之所以没搬走,是因为儿子当年出门谋生时说过有一天会回来接他们,怕儿子回来找不到,所以不愿意搬走。

    但是老人的儿子出门快二十年了,儿媳妇过世了,孙子娶上媳妇了,重孙子都出生了,老人的儿子都未回来过。

    这年头儿兵荒马乱,外出谋前途的人之中,毕竟只有极少数人能混成个人样子,大多数都客死他乡。

    村里搬走的庄户们劝过,没搬走的也劝过,老人固执,固执地认为儿子一定能出人头地,认为儿子总有一天会回来,骑着大马带着仆从,敲锣打鼓的回来。

    瞧见独孤武在村里慢跑,王三叔愣了一下,“狗蛋儿,你这是作甚咧?”

    “对啊,蛋叔,你作甚咧?”附和的是三叔的孙子,叫王根。

    王根最早的时候不叫王根,叫王俊庭。

    据说王俊庭这个名字是老爹当年取的,王俊庭五岁时,老爹又给改成了王根,意思是希望三叔的孙子不要像他老子一样忘记了自己的根。也不知道老爹当年为什么会与三叔一样,认为王根老爹出门后一定能出人头地。

    按照村里的辈分,王根叫自己叔没毛病,但是咱能多加一个“狗”字么?

    按理说,读书人,尤其是在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必然受人敬重,哪能一口一个小名的叫着,而且叫小名,小时候叫叫也就算了,独孤武如今十五了,一般这个年纪的男人都成婚了。

    独孤武也多次提醒过村里的人别叫他狗蛋儿,要么叫自己二郎,要么叫自己小武,再不济叫自己独孤武也行。

    但是,真把他的话听进去的,只有小伙伴王智。

    之所以会这样,原因很简单。

    早些年独孤武读了书,村里人觉着叫狗蛋儿不合适,便叫独孤武的大名,只不过叫了没两天,独孤武生病了。

    然后,老爹老娘和乡亲们仿佛被老僧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果然只有贱名才好养活。

    狗蛋儿这个名字也就再也改不过来了,偶尔也会有一两人觉着叫独孤武狗蛋儿不合适,便称呼独孤武的大名,爹娘还会打上门去。

    看看,多为儿子考虑的爹娘,用心良苦啊。

    王根自觉自己读了些书,识得些字,自己便算半个读书人,“狗”字不好,所以一直便称独孤武为蛋叔。

    但是独孤武觉得,蛋叔远不如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