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83章 给爷爷的歌  重生:天王巨星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湘南卫视,《欢唱大篷车》剧组。

    主持人李瑞看了一眼最新一期的节目嘉宾,顿时眉头一皱,“裴雪曼?周导,咱们节目组每期节目邀请的嘉宾好像越来越拉胯了,不说把李青、李昂这样的天王巨星请来,但怎么着也得请一些一线明星加入吧?不然咱们节目的收视率还要怎么涨上去?”

    “李瑞,节目组什么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本来台里给的经费就不多,邀请一线歌手,可以,但不能经常邀请,太费钱了。”

    导演周金鹏苦笑道:“而且裴雪曼在这一批申请函递交者中,已经算是毕竟厉害的歌手了,她们公司最近刚花了大几百万买了韩森的歌曲,咱们《欢唱大篷车》下一期节目的收视率,就指望着这裴雪曼的新歌了。”

    “韩森?”

    李瑞眼睛一亮,有些惊讶的说:“《蒙面歌王》的那个冠军韩森?”

    “对。”

    周金鹏点头道:“你不常上网不知道,最近这裴雪曼的热搜还挺多的,毕竟和韩森的第一次联手合作,而且听说是一首韩森为她量身定做的歌曲,公众的期待值已经拉的很高了,邀请裴雪曼来,收视率不会低到哪里去。”

    李瑞一听就答应了,旋即便立即开始加入导演组的讨论,确定了行程后,便是第一时间飞往目的地,徽州。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这里至今依然存在着不少大戏院,常有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结伴蜂拥进入戏院听曲。

    京剧以场景布置为主,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华夏国粹。

    之所以把最新一期《欢唱大篷车》定在徽州,全是要配合裴雪曼的新歌背景。

    在周金鹏和李瑞等一众导演组工作人员的调查下,他们敏锐的发现了裴雪曼新歌背后所隐藏的故事,在得知韩森特地为裴家班创作的这首歌曲后,就立即决定了最新一期的录制行程。

    所谓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当《欢唱大篷车》剧组来到徽州,站在徽州老街的街头,眺望小巷中长长的清实录,以及一座座象征着荣誉的牌坊时,所有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拿出手机、相机,开始记录下眼前的美景。

    裴雪曼也不例外,在与《欢唱大篷车》汇合后,她没有第一时间开始录制,而是感受着整个徽州的风土人情。

    眼前的街巷叫鱼街,顾名思义,因形态似鱼而得名。

    这里依山傍水,整条街道用清一色卵石有序铺就,恰似鱼鳞。

    裴雪曼穿着平底鞋,带着太阳帽、墨镜,踩着脚下的鹅卵石,心底感觉到无比的踏实。

    裴家班祖籍就是惠州人,裴雪曼虽然自小在京城长大,但逢年过节也会回徽州过年,眼前的一幕幕场景式如此的熟悉,比如街两旁的老房子,鳞次栉比,两扇大门或洞开、或紧闭。

    大门洞开的人家,是昔日的商号、店铺、货栈。

    粗大的屋梁,陈旧的搁栏,处处留着岁月的斑驳,在当代,则顺应时代发展,蜕变为民宿,接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者们。

    “那个房车好像是欢唱大篷车?”

    此时,有游客眼尖,一眼便看到了在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大篷车。

    许多人都对这辆大篷车非常熟悉,主持人李瑞经常会开着这辆车,带着节目嘉宾,来到全国各地的街头巷尾,进行表演,同时也会邀请现场的路人观众上台演唱。

    这个大篷车由房车爆改而成,打开来就是一个巨大的舞台,不论是音响设施还是舞美设施,都做到了一辆房车可以承载的极致。

    因此,当有人发现这辆大篷车之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鱼街便满是游客聚集,甚至本地一些居民、商家也都兴奋的跑过来翘首以盼。

    虽说《欢唱大篷车》收视率在湘南卫视并不算顶尖,但放眼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节目,而且时不时的也会邀请一线歌手登台,当然,电视上常态邀请的都是一些二三线歌手,这就导致节目收视率忽高忽低。

    即便如此,《欢唱大篷车》也是许多艺人梦寐以求想要得到的出镜机会。

    此时,傍晚将至,天边晚霞洒落在整个徽州,绽放出让人惊叹的光彩。

    趁此时机,《欢唱大篷车》节目组便是立即开始打开大篷车,展露出舞台,并开始了最新一期的拍摄。

    很快,在导演的喊声中,摄像机和录音器材都纷纷开启。

    在台下上百名路人观众热情的掌声中,主持人李瑞登台,趁着夕阳的微风,举起话筒,大声的笑道:“徽州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我是你们最喜爱的主持人,李瑞!”

    在一片叫好声中,李瑞继续热情洋溢的说道:“今天,《欢唱大篷车》节目组来到了千年古镇,鱼街。这里是京剧的法院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为鱼街留下了包括徽派建筑在内的丰厚文化遗产!”

    “在这里,我们将领略徽州老街的风采,同时,我们还请到了一位知名歌手,担任本期节目的唱演嘉宾!”

    “现在,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邀请歌手,裴!雪!曼!并带来她的最新单曲,《赤伶》!有请!!”

    掌声雷鸣中,裴雪曼出现在舞台上。

    而在她旁边,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老者脸上画着白脸戏装,但却穿着青衣,水袖挥舞,举手投足之间,潇洒可见,气势相当凛然。

    他叫裴永春,是裴雪曼的大伯,和父亲裴永真一样,是京剧圈有名的戏曲人。

    在接到裴雪曼的电话后,听闻是戏曲演出,想要找一位戏剧家扮演mv男主角,以及接手一系列后续的演出任务,大伯父便是二话没说,拎着行李箱,就从定居地江南,连夜飞到了京城。

    五十多岁的大伯父,面容虽红润,但须发却早已皆白,穿着太极衫、黑布鞋,走路时犹如军士般,腰背挺直。

    虽然在业内是小有名气的京剧家,但大伯父的本职,却是太极武师。

    他开创了一个太极武馆,除了培养太极子弟外,还专门教导一些上来岁数的大叔大妈练习太极术,强身健体。

    偶尔才会想起自己京剧家的身份。

    晨起时,也会一时兴趣,过过嘴瘾,在旁人惊诧的目光中,于公园里咿呀咿呀的唱上几曲。

    一唱就是好几个小时。

    但可惜的是,无人问津。

    戏剧没落多年,除非大家,否则,一般戏曲人,每演出一场,都是赔本的买卖。

    所以全国各地早已没有戏剧的容身之土。

    所有戏剧家都只是把戏剧当做爱好,而非谋生的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