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9章 各方势力的反应!  神话三国领主:从山贼开始无敌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乌屠城。



    城主府。



    “已经有两路大军停止前进,分别位于甘峰山与鄂多城!”



    “这两地相距不到三十里!”



    “剩下三路主力军,最快一路约在三天后抵达,最慢的还需要七天时间!”



    白起放下手中的情报。



    这几天他们并没有任何的军事行动。



    依旧是待在乌屠城里。



    只要他们没有任何的动作。



    便依旧能够吸引乌桓大军的到来。



    敌人的警惕性也是非常之高。



    虽有两路大军接近乌屠城,但是,并没有对他们发起战争。



    而是选择等待所有大军到来,保证已方拥有碾压性的兵力,再对秦渊军动手。



    秦渊他们也知晓敌人的意图。



    可是同样保持着沉默。



    因为这也是他们所要看到的。



    双方都十分默契,保持着一种难得的安宁。



    这也是暴风雨到来前的宁静。



    “他们的行军速度还真是慢啊!”



    李存孝吐嘈道。



    “这也正常,之前他们几乎是全速赶路,想要赶在我们攻破乌屠城之前到来!”



    “可乌屠城被攻破之后,他们自然不需要再全速支援,反而是将速度降了下来!”



    “何况,我方在此之后,没有采取更多的军事行动,他们可以利用更多的时间,做更充足的准备,而不是将时间都用在行军上面!”



    秦渊说道。



    “那我们是不是给他们一点压力?”



    罗成问道。



    “不,给他们的时间越多,准备就越充分,才能够将对方所有的重心,都放在我们身上。”



    白起摇了摇头。



    时间方面,秦渊一方反倒是比乌桓军更不急。



    甚至给对方的时间越多,他们所召集起来的军队数量就越多。



    相比于之前的情报,敌军的数量可能达到了一千三百万之上。



    这是乌桓族内大半的兵力。



    而乌桓族的部落人员,则不断的朝北部迁徙。



    最终,形成了军队南下,平民北上这种两极分化的局面。



    同时还导致了中部露出一大片的空旷地带,方圆百里之内难以看到一人。



    秦渊选择的直取乌桓王庭一计,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奇袭。



    若是行踪被敌人所发现的话,那效果将大打折扣。



    唯一担忧的人,便是杨铭。



    不过他的师兄们都并非常人,虽然处于危机之中,可这些天里,并没有再有人死去。



    这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杨铭也很清楚军队的特殊性。



    总不可能要求秦渊他们提前行动。



    那样的话,反倒是可能暴露了行踪,导致行动失败。



    所以,他也只能慢慢等着。



    这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成的。



    “攻破乌桓王庭,覆灭乌桓政权,同时再将异兽烛九阴镇压下去,北方的危机将彻底解决!”



    秦渊坐于主位之上,喜怒不形于色。



    他并没有因为杨铭的原因,而决定提前行动。



    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不可能因为杨铭一人的原因,而破坏了原有的行动计划。



    虽然杨铭以及杨铭几位师兄十分重要,但铲除乌桓族这一威胁,更为重要。



    甚至,为了攻占乌桓王庭,秦渊都放弃了原有大肆获取积分的打算。



    除了之前的原因之外,还出现了许多外来因素。



    若之前有白起的三种计策可以选择,可在几天之后,他只能选择最后一种。



    “主公,如今乌桓王庭只是我们所面对的威胁之一!”



    白起徐徐道来。



    自秦渊进入塞外之后,连战连胜,已然成为乌桓族的心腹大患。



    可当消息传开,感到威胁的并不仅仅只是乌桓族。



    不少势力都感觉到了恐惧不安。



    东部北部的鲜卑,是塞外异族政权之一。



    所拥有的地盘与人口,都比乌桓族要大得多。



    可鲜卑与乌桓族乃是一对难兄难弟。



    一旦中原王朝强盛之时,他们便会遭受到侵袭。



    要么选择臣服,成为附属势力。



    要么是抵抗到底,家破人亡。



    当他们发现来自于汉朝的军队,攻袭乌桓族,并取得辉煌的战绩之后,鲜卑族要是没有任何一点反应,那才是怪事。



    虽说这一场战事,是由秦渊所发起的。



    可他的身价,乃是平云县县令,征虏将军,是东汉朝廷正式册封的。



    对于异族而言,秦渊便是汉朝的代言人。



    目的便是为了消灭他们塞外异族的政权。



    乌桓族只是第一个目标。



    若是乌桓族被消灭之后,那接下来轮到的将是鲜卑族。



    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又怎么会不懂。



    鲜卑族的高层一番讨论之后,甚至以为汉朝主动发起战争,是准备将内部矛盾,转移向外部的原因。



    毕竟通过战争转移矛盾,让内部团结一致,可是稳固政权最好的方式之一。



    只不过有巨大的风险。



    若是胜利了之后,得到更多的利益,可以化解内部的矛盾,让衰败的汉朝继续续命几十年,完全没有问题。



    可一旦征战失败的话,那便会让矛盾激化,加速王朝的灭亡。



    鲜卑政权高层得到的情报有限,并不知道秦渊的特殊性,只以为这是东汉朝廷的决策。



    所以,哪怕在乌桓族没有求援的情况下,鲜卑感到了极度的危机,派遣出数百万大军于乌桓与鲜卑的边境之处。



    并且向乌桓单于丘力居提出入境增援的请求。



    只不过,丘力居对于这一提议拒绝了。



    虽然秦渊的威胁非常之大,可丘力居自认为已方派出的千万大军,足以将之覆灭。



    反倒是鲜卑的增援,恐怕居心叵测。



    塞外异族有许多个政权,彼此之间的竞争与地盘的争夺可是非常激烈的。



    他们之间的战争并不少。



    鲜卑甚至一直都有吞并乌桓族的想法。



    所以,丘力居又怎么可能会引入鲜卑的大军呢。



    这岂不是刚出刚出虎口又入狼窝!



    除非乌桓族真到了灭族之日,才可能引入外援。



    可是,鲜卑将数百万大军布置于边境之处,同样给乌桓族与秦渊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谁也不清楚,在他们爆发战争之时,鲜卑会不会趁虚而入,坐收渔翁之利。



    除了鲜卑蠢蠢欲动之外。



    东部的匈奴一族的想法与动作,跟鲜卑如出一辙。



    匈奴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