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九章 紫宸问对(下)  大唐不良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p;说是给李治缓冲时间,何尝不是给自己一个缓冲时间,寻找最合适的时机。

    深吸了一口气,苏大为向李治抱拳道:“陛下,我为熊津都督,首要职责,便是守住百济。”

    “守百济,便要征倭?这是何道理。”

    李理的语气,透出几分冷意。

    从他微眯起的眼睛里,闪动着危险的光芒。

    这是天可汗,在质疑领兵大将,是否有了不臣之心。

    苏大为额头上隐隐渗出冷汗。

    他知道这是此次入宫,最关键的考验。

    李治用人有一个特点,就是如果他有怀疑,他便会弃而不用,甚至斩尽杀绝。

    若是他能确定臣子的忠心,哪怕能力差一些,他还是会留任。

    在李治这里,忠心才是第一位的。

    他既非太宗李治民那样的马上皇帝,开国君主,自然不能凭借军功和威望统领天下。

    李治驾驭大唐,凭的是他的眼光、智慧、隐忍,以及高明的帝王权术。

    正如他废掉王皇后和萧贵妃,扶武媚娘为皇后。

    借着废后之事,同时打击了关陇和山东门阀,打压了长孙无忌。

    再将武媚娘推到台前,与那些老臣和门阀打对台。

    他则在幕后,平衡内外。

    终李治一朝,军事、财权、人事任免,这些最关键的东西,一直牢牢把握在皇帝手里。

    武媚娘手里唯一亲近一些的官员,一个李义府,一个许敬宗。

    这两人,一个因罪被流放,一个辞去相位。

    几乎没有提供武媚娘任何可靠的助力。

    至于娘家亲人,至今引入宫的也只有其姐武顺,其母杨氏。

    武媚娘真正掌握大权,要在李治驾崩之后。

    李治是一个非常擅常玩平衡之术、借力打力,隐身幕后,并且牢牢抓住权柄的“天可汗”。

    大唐的疆域在他手里,达到巅峰。

    而这样在一位雄主,后世居然会落个“懦弱”之名。

    苏大为亲眼见到李治的成长,自然不会有任何侥幸心理。

    整个大唐,最信任武媚娘,最防备武媚娘之人,只有李治。

    对于武媚娘,他既信且用。

    但对武媚娘身边之人,他非常警惕和防备。

    苏大为被武媚娘视为亲弟,又是年轻一代将星,实在是武媚关系网中的“异类”。

    其身份,位置,在李治眼中,万分敏感。

    苏大为心如明镜一般。

    他深吸了口气,定了定神,拿出腹中已经想了无数次的答案,向李治抱拳道:“陛下,臣自跟邢国公习兵法以来,常记在心里一句话,叫做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百济虽已被我军征服,但百济王室与倭王乃血脉之亲,世代交好。

    否则倭国也不会以倾国之力,率师远征白江。

    若非有赖陛下神明,臣与刘仁轨适逢其会,在白江一举击破倭军,若被数万倭军登陆,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我们在泗沘城只有一万唐军,再加上数千新罗仆从。

    若倭军与百济叛军相为奥援,再加一个高句丽,百济局势必然翻天覆地!”

    这番话,绝非危言悚听,而是极有可能之事。

    几万倭军,在海面上受限于战船和战术不如唐军,被苏大为和刘仁轨再加刘伯英,打得大败。

    但这几万倭军若是登陆上百济,那战斗必将是另一个局面。

    前有倭军,后有百济叛军。

    再加上心怀鬼胎的新罗人。

    还有高句丽在一旁虎视眈眈,这是必死之局。

    全赖苏大为当时的反应快,而且连战皆胜,在高句丽、新罗、百济叛军和倭军没有形成合围之势前,先袭取高句丽买召唤,劫去高句丽人的粮草。

    再返身打崩了扶余丰这些百济叛军。

    接着再在白江口大破倭军。

    最后挟着大胜,又用分化之策,裹挟了新罗世子金仁泰,使其与金法敏争夺新罗王之位。

    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镇守百济泗沘城的唐军,都将万劫不复。

    但苏大为硬是凭着强悍的智谋和执行力,在不可能中,打出一个时间差,打出一个大胜之局。

    如今的百济能有这样有利的局面,那是苏大为带着众将士,拿命拚出来的。

    这番话,即便是心有犹疑的李治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李治声音放缓道:“以朕留在百济的兵力,能有现在的局面,殊为不易。”

    停了一停,他接着道:“既在白江打破倭国,何须再跨海远征?”

    “陛下,倭国野心勃勃,陛下不在前线,不知倭人狂妄,若不重挫其野心,打掉他们的根基,只怕百济永无宁日。”

    见李治面上不以为然,苏大为急道:“陛下,倭国看似遥远,但其国对大唐野心一直不小,一直向长安派驻细作,刺探大唐和陛下的隐私,并且倭国中大兄扬言,大唐不过尔尔,要派兵打败唐军,马踏中国。”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