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两百八十节 今日新丰  我要做门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粮食、原材料,都是运向新丰的。

    而各种手工制品与工业品,则是运往长安,等待装上通向帝国各地的马车。

    随着辛庆忌一行,越来越靠近新丰。

    他们感受到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终于,在越过临潼,进入新丰辖区后。

    他们的眼睛,都已经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惊。

    从前,新丰是一个农业粮食产区。

    境内大多数土地,都是农田,这里更是如今天下大名鼎鼎的‘新丰麦’的原产地。

    当年,新丰的百姓,只是靠着卖麦种,都赚的盘满钵满。

    但现在,新丰境内的农田在不断萎缩。

    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又一个的作坊、工坊,密密麻麻的遍布道路两侧,将曾经的农田逐步挤压。

    在河道两旁,一座座高炉,拔地而起。

    这是第三代的高炉了,采用了最新的耐火砖和冶炼技术,每座高炉日产生铁可达数千斤之多。

    滚滚铁水,每时每刻都从炉中流出来,然后被数十甚至上百的工匠,进行锻打、锤炼,成为铸铁块。

    接着,成型的铁块被送到一辆辆重载马车上,这些四马拉拽的马车,行驶在由原木铺垫的轨道上。

    并由这些轨道,运向下一个地点。

    而入蜘蛛网一样,遍布视线的轨道,是新丰目前最大的特色。

    它们连接着整个新丰的所有作坊,并成为各个作坊运输的纽带。

    所以产品的生产、加工、合作、组装,都由这些轨道联系起来。

    这使得新丰的生产效率,冠绝天下。

    天下四成以上的生铁、六成以上的精铁和七成以上的粗钢,都在这里生产、加工。

    一半以上的箭矢、铁甲和八成以上的火枪、火炮及其零件也都是在这里。

    得新丰者,得天下,已经成为了谚语,更成为了全天下的共识。

    当然,作为代价,此地已经成为了汉室天下污染最严重的地区。

    粮食、饮水,都已经不安全了。

    现在,新丰辖区的粮水,全部从长安输送。

    而大部分的百姓,也都已经从农民变成了工人或者工坊主。

    也就骊山那边,还在遵循着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虽然,辛庆忌和金阏都不是第一次来新丰,更不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

    但他们依然充满了敬畏与震撼。

    因为这庞大的工坊区,连绵不绝的轨道网,还有那些无时无刻不在吞吐着浓烟,流出铁水的高炉。

    都代表着力量,象征着毁灭。

    它们毁灭了一切已知世界的抵抗,瓦解了所有内外的敌人。

    枪口之下,人人平等,炮口面前,王道教化!

    骑在马上,看着这一切,辛庆忌满心敬畏与震撼的问道:“丞相,究竟要什么?”

    是啊,如今的帝国,已经内外无敌,那位丞相,却依然在孜孜以求的督促和命令着少府,不断的加强建设。

    以辛庆忌所知,去年,丞相就已经从新丰和少府抽调了八千多工匠,前往了太原、雁门,打算在当地复刻一个新丰。

    此外,早在永始三年,辽东郡辖区的永安县,就已经开始建设类似新丰的系统。

    为此,国家每年投入了不计其数的资源和资金进行扶持、建设。

    一个已经天下无敌的国家,却还在孜孜以求的建设和强化自己的力量与体量。

    所以,每一个有识之士,都在问着这个问题。

    包括哪些位高权重的卿大夫们。

    “我听说……”金阏在旁边低声的道:“今年正月,丞相召集卿大夫们,宣布将于三五年内,退位让贤……”

    “就是因为卿大夫中,有人不愿继续支持丞相的大策……”

    “故此,丞相才要釜底抽薪,逼迫所有卿大夫执政一体辞官!”

    这是长安城里的一个猜测,一个在表层下流传的故事。

    某几位卿大夫执政,觉得可以躺在功劳簿上享福了。

    甚至想要将自己的地位与权力,世世代代让子子孙孙把持。

    而丞相对此痛恨至极,于是毅然决然,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迫所有卿大夫与其一起辞位让贤,好叫国家与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决心。

    这个说法,流传甚广,真假不知。

    但有一点,是确凿无疑的——既然这个说法一直存在,丞相也没有否认、辟谣,那就说明,它可能是真的——因为若是假的,那位丞相肯定会出面,或暗示或公开否认辟谣。

    而其没有,那就说明,故事或许接近真相!

    辛庆忌在旁听着,目光灼灼,似乎把握到了什么,于是,对金阏拱手道:“多谢兄长提点……”

    “我可什么都没说……”金阏笑了,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一点好。

    不必挑明了,只需起个头,其悟性自然能悟到。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