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章  省委书记(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马扬不急也不恼地说道:“那就请大家伙耐心地等我们一小会儿。”有人叫:“能上厕所吗?”更多的人哄笑起来。又有人叫了:“管天管地,还管拉屎放屁?”

    哄笑。马扬铁板着脸站在台上不动。笑声一点点微弱下去。最后消失。“党委委员,有请。”马扬做了手势,党委委员们开始起身向台上走去。会场上出现了一种让人窒息的沉静。

    突然,又有人嬉皮笑脸地站起来插科打诨一下。会场上又开始有点骚动。马扬用力拍了一下桌子。那个嬉皮笑脸的人忙缩回到人堆里。会场上又渐渐地安静下来。

    马扬把党委委员请到后台的化妆间。马扬对党委委员们说:“……这是我到任以后,召开的第四次全体机关干部会议。在第一次会议上,我曾经宣布过几条机关工作纪律。我说过,对于不把纪律当纪律的人,可以容忍一次,两次,但决不能容忍三次。大山子这条载有三十多万名船员和乘客的大船眼看要沉了。我们可不是在演美国大片《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沉来沉去,无非是为两个年轻人的爱情故事在做铺垫。但我们这条大船万一要真的沉了,那实实在在牵扯着三十万人的身家性命。历史交给我们的任务是要保证这条大船不沉,不仅不让它沉没,还要让它扬帆远航。靠什么?一靠中央的方针政策,再就是要靠我们各级干部苦干实干。机关干部是领导的耳目,又是左臂右膀。如果我们连一次像样的机关干部会都开不起来,还谈什么挽狂澜于既倒、拯黎民于水火?我们怎么再去面对今后这无数个日日夜夜所可能发生的种种艰难困苦?各位委员同志不知道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今天不就是开一个会吗?你们看,端着茶的,拿着屁股垫的,嗑瓜子谝闲传的。还没到十冬腊月哩,大老爷儿们的屁股有那么金贵吗?都在坐月子呢?这像一个大战前夕的指挥机关吗?机关作风至今没有明显改进,首要责任在我。请各位委员来,就是要做这么两个决定,一、马扬同志上任以来,工作不力,给他记过一次;二、立即免去言可言同志财务部主任的职务。财务部的工作暂时由副主任方清同志主持。请发表意见。”

    一片沉默。

    马扬重复说了一遍:“我对今天这个状况负主要责任。请先处分我。有意见吗?”还是沉默。马扬耐心地解释道:“有不同意见也可以说一说。同志们都在会场上等着我们的决定。”仍然是沉默。“如果不表态,能不能认为是默认我这两个提议?”依然是沉默。马扬无奈了,只得提议:“那好。请丁秘书记录在案,全体党委委员默认了我刚才的两个提议……散会。”这时,有一个委员站了起来:“等一等……别默认啊……上个星期,省委组织部来宣布,我们这个党委班子只是个临时工作班子。我想请问马扬同志,一个临时工作班子,能不能做出这样处分处以上干部的决定?”马扬说:“省委组织部宣布这个决定时,特别强调说,省委常委会决定,大山子目前的这个班子是临时的,但行使正常工作权力。对省委常委的这个决定还有异议吗?”另一个委员犹豫着说道:“你觉得就凭这么个小事,处分一个在岗位上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同志,合适吗?”马扬当即答复:“处分的理由我不再重复了。请发表意见。”

    还是沉默。马扬有点着急了:“同志们,大伙在会场上等着哩。你们可以反对我的提议。但必须表态。”依然沉默。马扬只能来硬的了:“那好。我们一个一个表态。(转身问身边的一个委员)您什么意见?”那个委员犹豫了好大一会儿,涨红了脸:“您是一把手,您看着办吧。”马扬转向下一个:“您呢?”那个委员无奈地笑:“您看着办吧。”马扬对第三个委员:“该你了。”“看着办吧……”马扬不依不饶:“请说清楚,让谁看着办?”“您哪。您是一把手嘛……”以后各位都是这个态度:“您是一把手,您瞧着办吧。”于是,马扬在到任后的不到一个星期内,撤换了手下最重要的财务部主任,同时也给自己记了个过……以后又连续撤换了几个科级干部,机关作风这才稍稍有些好转……

    他痛感手下无大将。忽然间,想起了张大康。“……你以前说过这样的话:只要你、我、再加上志和,这三个人捆在一起干,这世界上就没有办不到的事。”他试探着。张大康笑道:“说过。我说过这话。至今我还这么认为,起码在K省,我们这三个人绝对是天下第一搭档。怎么,回心转意了?连副省级都不要了,愿意上我这儿来跟我一起干?欢迎欢迎。革命不分先后,只要觉悟过来了就行……”马扬轻轻捶他一拳,笑嗔道:“别装糊涂!”“哦,是副省级瞧得上我,想把我张大康收入麾下,到大山子去给您当个助理什么的?对不?荣幸。荣幸之至。”张大康端起茶杯,眯细了眼缝,微笑道。马扬十分诚恳地说:“大康,你下海这么些年,挣了不少钱。我想,光藏在枕头套、床铺底下的那点现金,大概都够你花天酒地过好几辈子的了……上岸来吧,咱们一起为当前中国的体制改革做点事。”张大康马上放下茶杯,正色道:“我下海办公司,难道就不是在为中国的体制改革做事?你这是什么观念嘛?体改不能只是政府行为!你瞧瞧你这个精英分子,露怯了吧?!”

    “三十万人的大山子,是个很大的舞台……”

    “它是谁的舞台?”

    “当然是全民的舞台。”

    “哈哈。哈哈。全民?哈哈,蒙小孩呢?我再问你,能说大山子是个企业吗?”

    “它当然……应该算是一个企业……”

    “哆嗦了吧?应该?拿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来衡量,它根本就算不上一个企业。全部的问题就出在这儿。几十年来,它充其量只是一个用皇粮养着的、完成国家订单的加工车间。是现实生活中一个变态的扭曲了的经济模型。它跟真正意义上的‘企业’,相差何止十万八千里。”“……那就让我们把它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马扬兄,让它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企业,这句话,谈何容易,谈何容易啊!多少年来,从东欧,到苏联,现在又轮到我们中国,无数志士仁人,前赴后继,都在这块泰山石上碰得头破血流……”“那就再加上我们俩,再往前拱一拱。”张大康长叹一声笑着摇了摇头,沉默了:“……”“怎么了,张董?”“马扬,说心里话,我一直很敬重你。你大概是本世纪末最后一批、为数不多的理想主义者了。但理想主义者也分三类,一类是不清醒的,一类是清醒的,还有一类是一会儿清醒,一会儿又不清醒,老是来回摇摆。我认为,不清醒的理想主义者对社会的祸害,要远远超过其他一切人……”“高见。我呢?我属于哪一类?”“你……一会儿清醒……一会儿不清醒……”“哈哈……”“你不认为是这样?”“我不敢说我永远是清醒的,但我敢说,我永远知道自己究竟在干些什么、追求些什么,我永远清楚,自己这一生应该对谁负责!”“马扬,以后你会明白,今天我张大康没有答应你的请求,放弃我的公司,放弃我好不容易获得的这个独立法人资格,是一个多么英明、伟大的战略决策。万一有一天,你在这个上下牵制而令出多门的体制里摸爬滚打,搞得浑身是伤,筋疲力尽,只剩下一口气半条命,想着要为自己找一个能安安静静舐舐伤口的地方时,请你记住我今天这句话,我留下的这个恒发公司永远是你可信任的第一选择。”

    “等着我来乞降?”马扬淡然一笑道。张大康苦涩地叹道:“咱们还是不要用‘乞降’‘招安’这一类可怕、但往往又没法回避的字眼儿。”“你认为,在目前这个体制中,完全不可能解决大山子问题?我即将要做的无非是一种无用功而已?”马扬追问。张大康冷笑道:“你以为呢?”“大康,当年在学校里,你还是团委宣传部的部长……还是我的老领导哩……你……”张大康忙做了个手势,打断马扬的话:“我现在还愿意当你的领导。马扬先生,如果你能下决心,甩掉你现有的一切,到我恒发公司来。我保证,十年后,在K省,在中国,甚至在全世界,我会让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我们。而那时候,你所拥有的一切,将完完全全是你个人的!无论是从萨特的意义上讲,还是从海德格尔的意义上讲,还是从克尔恺郭尔的意义上讲,你都将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人!”

    马扬怔怔看着张大康,不做声了。

    这时,在省委大楼里,郭立明奉贡开宸之命,找马扬,找了一大圈,终于找到清风阁来了。他让服务员小姐上楼去通报。那个小姐便走进马扬和张大康所在的包间打听:“请问,哪位是马先生?楼下有一位姓郭的先生找。他说他是省委办公厅的。”马扬立即站了起来,对张大康说:“是郭秘书。贡开宸身边的人。我去一下。”

    张大康却对马扬说:“容我最后再对你说两句话。”并对那个小姐说:“你先下去。马先生马上就下来。”等那位服务员小姐走后,他告诉马扬:“有件事我要让你知道,我在大山子有投资。”马扬说:“我已经有所耳闻。”张大康说:“这说明,我也是很重视大山子的。只是运作的方式跟你不一样。我现在只想跟你说一句话,你要动国企这个大盘,勇气可嘉。但老弟啊,你一定要清醒。这件事肯定要触犯很多人的利益。你要清醒地看到,现在有很多蛀虫是靠着这个大盘子在发着他个人的横财……”马扬呵呵苦笑道:“发横财?大山子工人已经有一年多没发工资了。”张大康冷峻地反驳道:“你应该明白,我说的不是工人!我再浑,也不会把工人当做蛀虫。所以,你的对手,不是那些将被你弄下岗的工人。你动国企,工人兄弟们也许会非常想不通,会跳一跳,嚷一嚷。但我相信我们这些可爱的工人阶级们无奈之后,还是会识大体顾大局的。而你真正的对手将是某一部分跟你一样拥有权势的人。这部分人肩不能挑担手不能提篮,实际上又不会经营不会搞市场,常年当官做老爷,你一旦断了他们嘴中的皇粮,就等于掘了他们家的祖坟,断送了他们的一切前程。想想历史上所有那些变法者的下场吧!商鞅、王安石、谭嗣同……都是因为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最后或五马分尸,或削职为民,或问斩菜市口……刀光过后俱为梦,六宫粉黛今何在哦,我的马扬同志!”
本章已完,请点击下一章。(2/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