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老臣之心  天圣令(壹)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点击章节报错』

    夜已经深了,许王府的寝宫内,依旧亮着烛火。

    元僖依旧埋首案卷之中,张良娣只着了小衣,在元僖面前晃来晃去了好久,元僖似根本没看见,她也彻底放弃了对于今夜的努力,只得柔声俯在元僖的耳边道:“王爷倦了吗,要不要妾身拿把热毛巾擦擦脸?”

    元僖嗯了一声,仍未抬头,只是接过热毛巾胡乱地擦了擦。

    张良娣咬咬下唇,再度柔声道:“王爷累了吗,要不要柔儿为您揉揉肩膀,揉揉太阳?”

    元僖点了点头,张良娣忙轻巧地走到他的身边,轻轻地为他按摩着两边的肩膀,顺着一直到背部。然后,解开他头上的束发金冠,散下头发,轻轻地按摩着他的头皮、两边的太阳穴。

    元僖只觉得浑身舒畅,满意地嗯了一声。

    张良娣轻声软语,在他的耳边柔柔地道:“王爷,看到您这么操劳,妾身真是心疼!又没人赶着您催着您,您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做呢!”

    元僖忽然用力握紧了张良娣的手,张良娣一痛,惊得险些叫出声来,烛影摇曳映得元僖的脸有一半在阴影之中,他紧咬着下唇,形成一个凹槽,眼睛却是看着前方,道:“因为我要证明,我是最好的,我做得最努力;因为我只有这一个机会……”

    张良娣怔怔地看着他的神情,不敢再说一句话。

    元僖坐在烛影里,看着远方,他等这一个机会,已经二十年了。人生能有多少个二十年啊?

    二十年来,父亲的眼中,只看到了长子元佐,何曾看到次子元僖。只有元佐被父亲亲手抱着上马,手把手地教写字,射猎赋诗、出征会使、商议国政,父亲的身边,永远都是元佐。多少次他祈求上苍能够给他一个机会,让父亲能够看到他。只要有一个机会,他将用尽全力,来证明,父亲最出色的儿子,不仅仅是元佐,还有他元僖。他会比元佐更努力、更珍惜每一次机会,做得更好!

    二十年来,眼看着元佐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恩宠和机会却毫不珍惜,他的心中像是永远有一团火在烧。可是这样的恩宠和机会却永远不肯降落到他的身上!

    既然上苍没有给他这样的机会,他只有自己去争取这一次机会。那一天的重阳节,金明池宴罢,他带着诸王,有意经过元佐的府邸。他引着大家喧闹的时候,那团火就一直在他的胸中烧灼着,直到他咬着牙,终于松开了手中的海东青。

    那天,他的海东青飞进了元佐的后花园中。

    生死祸福,在此一举,然而这一次的赌注,他赢了。

    他赢得了父亲,赢得了皇储之位,赢得了天下。

    所以,他不能放松,他要抓住这倾尽生死博来的机会,来让父皇,让群臣,让天下看一看,大宋最出色的皇子,不是赵元佐,而是他赵元僖。

    许王元僖自就任开封府尹的第一天,就到任就职,勤于政事。雷厉风行地革新除弊,每日里殚精竭虑,席不暇暖,一扫开封府多年无主而形成的颓风惰习。

    皇帝得到开封府判官吕端、推官张载的报告,欣慰地点了点头。

    腊月二十四日,是辞社日,此日之后,民间不再开火,因此也叫“过小年”。宫中多在此日设宴庆祝,这一年,皇帝在对诸王赐宴时,特地对许王进行了嘉奖。

    当皇帝含笑看着元僖时,当众人的眼光全部注目在元僖的身上时,元僖伏地谢恩,只觉得眼前一热,差点落泪。他等了多少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今年的年底,格外地不同。因为本月就是封后大典。

    从封后的圣旨下到赶在年底前封后,不过一个多月时间,只因时间紧迫,而封后大典事项极多,礼部、鸿胪寺忙了个晕头转向。

    古时,天子之正妻曰“后”。秦汉以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皇后历有“国母”之尊,居中宫,主内治,统率各宫嫔妃,地位极崇。

    封后之制,先说册符:皇后的玉册,要用珉玉五十简,匣依玉册的长短制就;皇后之玺用黄金铸就,有一寸五分见方,高有一寸,上有鎏文曰“皇后之宝”,盘螭纽。皇后之绶并缘册宝法物均以古法旧制为之,匣、盝之上,朱漆金涂银装。宋皇后之册立,与《通礼》有异,不立仪仗,不设汤沐县。

    但皇后依旧是一国之母,身份尊贵,册后大典,也是隆重异常。皆是选用元旦之日,文武百官着朝服肃立,由宰相、次相任册宝使,皇后着大礼服接册宝,入正殿升坐,受内外命妇称贺。

    皇后再换上常服,谢皇帝、皇太后。百官诣东上阁门拜表贺。然后,皇后再入宫,在礼乐伴奏声中与皇帝行礼。这琐碎异常的大婚典礼至此才算结束。

    皇帝看着新皇后,也是心绪万千。他早年于后周时娶了滁州刺史之女尹氏,可惜早亡。后又娶了符氏,她两个姐姐先后做过后周世宗柴荣的皇后。符氏家族雄强,皇帝当年为晋王时,是他得力之助。可惜符氏亦是短命,在他登基前一年就去世了。

    而新皇后李氏,父兄俱是名将,是符氏死后,先帝时为他聘下的继妃,但未过门就先帝驾崩,及至皇帝登基,迎她入宫主持宫务,虽有皇后之实,却无皇后之名。但她仍然无怨无悔,帮着皇帝主持宫务,善待妃嫔及诸子。更因自己生子夭折,将元佐与元休视为已出,多加呵护。

    皇帝当日一心想立长子元佐为储,就欲立元佐之后,再追封元佐生母为皇后,再次才是立德妃为后。只先是前头还有秦王赵廷美与皇侄赵德昭、赵德芳挡着,因此一再延后,后来又因元佐违逆父意,最终自弃储位。难得李德妃贤惠之至,不但内心无怨,后竟又为了元佐,不顾皇帝雷霆之怒,犯颜相救。皇帝也就在那一刻下定决心,要立刻立她为后。

    而皇后李氏,何曾不是内心起伏未平。皇后之位悬在她的眼前多少年,却始终是咫尺之遥,更遥于千万里。她的夫婿是杀伐果断的帝王,更令她如覆薄冰,不仅要谨言慎行,更要勇于下注。而她终于赌赢了,把握准皇帝对楚王的爱惜之心,犯颜直谏,终得皇帝之心。更令侄女李氏随楚王入南宫自禁,将皇长孙亲手抚育,而令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当此夜,帝后彼此感慨,更增情深。

    皇帝下旨,为贺封后大典,京城张灯结彩,金吾不禁,狂欢三日。

    皇后、皇储既定,自皇帝登基以来,内政诸事缠绕,自德昭之死到现在,终于一切尘埃落定,都有了一个了结,虽然其中有不尽如人意处,但是毕竟已经没有内忧。皇帝终于可以全力来对付外患了。

    此时,一切北伐辽国的准备都已经就绪,粮草、兵马、辎重、后援都已经齐备。吸取前一次大军过于集中,不够灵活的失败经验,此次,决定兵分三路,实现自柴世宗以来收取幽云十六州的宿愿。

    朝堂上,文武百官都为着伐辽而激动,而唯一提出异议的,是丞相赵普。

    赵普出列的时候,心情不是不矛盾的。曾记当日与那个血气方刚的寇准争执时,他觉得自己已经变得冷漠。当今皇帝不是先皇,他早已经知道,因此在朝堂上,他已经远失当年的锐气,他没有为田仁朗的冤案而出头,他抛弃秦王赵廷美而自保。然而今天,他又要逆龙鳞了。

    因为田仁朗也罢、赵廷美也罢,都只是牺牲一两个人的事而已,他可以冷血他可以不管;而北伐,却有可能对整个大宋的江山社稷、后世子孙造成影响,他不能不开口说话。因为大宋江山,他也是一手参与建造的人。

    所以当赵普出列:“臣以为,北伐之举,万万不可!”

    曹彬看着赵普,他发现这两年间的那个冷漠因循的老官僚消失了,昔年那个刚毅果断未有能比的开国丞相赵普又回来了。

    皇帝微微不悦:“老丞相有何见解?”

    赵普道:“陛下自翦平太原,怀徕闽、浙,混一诸夏,大振英声,十年之间,遂臻广济。远人不服,自古圣王置之度外,何足介意?窃虑邪谄之辈,蒙蔽睿聪,致兴无名之师,深蹈不测之地。臣载披典籍,颇识前言,窃见汉武时主父偃、徐乐、严安所上书及唐相姚无崇献明皇十事,忠言至论,可举而行。伏望万机之暇,一赐观览,其失未远,虽悔可追。”

    皇帝冷笑:“你这是将朕比作汉武、明皇了?朕倒是觉得汉武有一句话说得不错:凡犯我大汉天威者,虽远必诛!幽云十六州,朕势在必得!”

    赵普叩首道:“昔年先皇在日,曾置府库,言贮足七库,赎买十六州。辽人贪财,则不动刀兵,唾手可得。若是辽人不许,则以此七府之财,招天下兵马,再行攻打。此时国家初兴,财力不足,一旦兴兵,则国库空虚,百姓受苦。且,辽国虽然主少事多,然有耶律休哥、韩德让等名将,未可轻视。望陛下三思。”

    皇帝淡淡笑道:“那依卿之见呢?”

    赵普道:“臣倒有一个万全之策。自今日起,望陛下精调御膳,保养圣躬,轻徭薄役,不兴战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国家富庶。则将来必可见边烽不警,外户不扃,则外国小邦,自会率土归仁;殊方异俗,相率响化,辽国独将焉往?陛下计不出此,乃信邪诌之徒,谓契丹主少事多,所以用武,以中陛下之意。陛下乐祸求功,以为万全,臣窃以为不可。伏愿陛下审其虚实,究其妄谬,正奸臣误国之罪,罢将士伐燕之师。”

    皇帝怒极,脸上却是不动声色:“若是朕不允呢?”

    赵普取下头上的七梁冠,从容地道:“古之人尚闻尸谏,老臣未死,岂敢百谀为安身之计而不言哉?”

    皇帝怒极反笑:“哈哈哈,老丞相言重了。丞相,你老了,老年人自然畏事,这也是人之常情,朕岂会隆罪于你!”拂袖而起,“退朝!”

    赵普独自跪在殿中,良久,缓缓站起。

    当晚,圣旨下:“赵普有功国家,朕昔与游,今齿发衰矣,不容烦以中枢事务,应择善地处置。今出为武胜军节度、检校太尉兼侍中,钦此!”

    随旨,赐皇帝亲笔所书御制诗一首,诗中一派风清月明、赏花弄月之雅事,另赐黄金一斗,以慰老丞相多年辛劳。

    次日,西风萧萧,赵普奉旨出京,前往武胜之地,丞相李沆,奉旨相送。

    赵普登程之后,李沆回宫报禀情况。

    皇帝缓缓问道:“赵普有何话说?”

    李沆心中早已经想定,便拣了好的回答道:“赵老相公说:陛下关爱臣下,赐臣之诗,臣当刻石为铭,与臣朽骨同葬泉下,此生余年,无以报答圣恩,希来世能够继续为陛下得效犬马之劳。”

    皇帝点头道:“赵普三朝老臣,最是知事,朕也是不忍见他如此年迈,犹如此辛苦,让他去颐养天年,也是爱惜他的意思。”

    李沆笑道:“正是,臣早上听了赵相这样的言语,如今复闻陛下圣谕,真是令人感动。从古到今,君臣能够如此善始善终者太少了,只有陛下与赵相,可谓两全其美。”

    皇帝哈哈一笑,此事便就此带过。

    十日后,下旨北伐。

    此次兵分四路,以天平军节度使曹彬为幽州道行营前军马步水陆都部署,河阳三城节度使崔彦进为其副使为中军;再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彰化军节度使米信为西北道都部署,沙州观察使杜彦圭为副使,直取雄州;以侍卫步军都指挥使、静难军节度使田重进为定州路都部署,直取飞狐;同时,以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朔等州都部署,云州观察使杨业副之,直取雁门。

    临行前,皇帝面见众将,出示阵图,令众将必须依阵图所计划行事:“潘美可带一支兵,直往云州;诸将带领数十万大军,但声言进取幽州,路上可缓缓而进,不许贪利。敌人闻得大兵到来,必悉众救范阳,不暇顾及山后,那时掩杀过去,就可获胜了。”曹彬等叩辞而退。

    大军出发之日的前一天,庚辰,夜漏一刻,北方有赤气如城,至天明仍未散去。京城议论纷纷,不知是吉是凶。

    韩王府的门前,忽然冷落了下来。

    韩王元休,本是楚王元佐的同母弟,当人人看好楚王元佐将为皇储之时,自然对着韩王也是唯恐巴结不及。在楚王生病的那段日子里,因皇帝有旨不得打扰楚王养病,倒累得韩王府的大门,险些儿被人挤破。

    谁料到天心莫测风云急变,楚王废为庶人囚于南宫,昔日不起眼的二皇子元僖,居然进封许王就任开封府尹,成了内定的皇储。

    一时间,曾将韩王府门前的挤得水泄不通的车马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1/2)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